UTAUT:科技接受整合論
SEM+調節模型與子孫引用
Case Study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UTAUT
SEM, Moderation and Indirect Citation
神掌打通任督二脈‧易筋經以簡馭繁
UTAUT:科技接受整合論:個案核心焦點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
本篇出自國際頂級期刊,造成高引用率與長時間流行,國內追隨者甚多。
原文並沒有技術錯誤,但國內將其作為核心文獻,在中文引用與子孫引用上,卻錯誤百出。
原文雖然沒有技術錯誤,但在理論建構上,是否仍有檢討與發展的餘地?
研討問題
本論文是否有作為尋找研究題目、核心文獻的價值?
本論文是否有核心文獻的價值?主題資訊系統導入,是IS領域的開疆界議題。 文獻研究選擇8個主要文獻,製作文獻摘要表,比較、篩選、整合相關變項,歸納為6大、9小個模型。 建立理論概念模型。 研究方法交代抽樣對象、抽樣方法、測量工具。 資料分析交代統計方法,呈現重要報表。 來源來自資訊管理領域中頂級期刊 MIS Quarterly 。 綜合以上該論文的研究程序、資料規模、與出版單位,該論文具有作為有核心文獻的價值。 |
本論文的核心貢獻為: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
其概念模型的意義為何?
UTAUT 概念模型的意義為何?作者擬將文獻中的 9 個模型合併(unified)、成為1個簡化的概念模型。 而建構的基礎模型,是「計畫行為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的SEM模型,但是將自變項的內容與命名作了修改與增補,譬如以 Social Influence 取代較難懂的 Subjective Norm。同時,增加了4 個調節變項(Moderator)。 |
許多引用本論文的中文文獻,解釋 Gender等4項為中介變項,其意義為何?
Gender: 性別
Age: 年齡
Experience: 過去的經驗。此一變項,吳統雄(2011)亦有發現,並對其作為創新績效中能力 Ability 的作用,有進一步的反省與詮釋。
Voluntariness of Use: 自願從事創新行為的程度。(Moore, 1991)。此一變項,吳統雄(2011)亦有發現,並對其作為 創新績效中動機 Motivation 的作用,有進一步的反省與詮釋。
許多引用本論文的中文文獻,解釋 Gender等4項為中介變項,其意義為何?
作者其實寫的是:
這些指在中間的箭頭,表現的是以探討交互作用為主的調節變項(Moderator),不是中介變項(Mediator)。 注意:中介變項必須是連續型變項。此處的「性別」因為是「二元資料」,所以可作為人為連續型變項。 注意:類別型人口變項在行為研究中,「通常」(不是一定)作為調節模型、或共變模型研究。 注意:作者呈現的形式是「理論敘述」,但是用了H1...等符號,顯然是將 Hypothesis 這個字當成常識的意義。但在統計上 H0, H1 有專業「統計假設檢定」的意義,容易引起混淆。所以統雄老師並不鼓勵這樣的用法,理論敘述宜用Theory Statement 代表可能較好。 |
本論文研究發現的統計報表是什麼意思?
本論文研究發現的統計報表是什麼意思?D ONLY: 只以自變項為多元迴歸分析的因子。 D+1: 同時以自變項和調節變項(交互作用變項)為多元迴歸分析的因子。 變項中有×號的,就是調節變項。 |
本論文結論為何?報告有無可評論之處?
本論文報告有無可評論之處?只有「唸經」,沒有詮釋。 效果達到顯著水準-即有*號-的,相對非常少。 在自變項主要效果方面,除了PE外,其他自變項幾乎都不顯著,就是證明變項定位不存在。還放在理論建構中,是沒有意義的。 達到顯著水準只是表示樣本數夠,並不一定重要性高。重要性要從標準化迴歸係數β分析,而報表顯示,沒有任何β、或同一方程式β之和,達到重要程度,只有少數達到中低重要性。 作者所擬的UTAUT 模型,就其完整性而言,不存在。 只有相對狹小的少數「框架理論」被證實。 以上僅是「數字詮釋」,次就「邏輯詮釋」:「期望(Expectancy)」是不是與「期待/意圖(Intention)」十分接近?是不是自己測量自己?是不是都是以「動機」為核心? 譬如,以「代數能力」預測「幾何能力」,應有相關效果;但能否證明其「自變-應變」關係?其「知識意義」為何?其實,這兩者是否都是「抽象 『數學能力』構念」的具體應用項目? |
如何在本論文研究發現的基礎上發展?站在巨人的肩上向前看?
作者認為他們最大的貢獻,就是提出包括4項調節作用的整合模型;同時建議未來要探索更多的影響構念(construct)。(p.471)
如何在本論文研究發現的基礎上發展?站在巨人的肩上向前看?學到什麼? 可改善、可發展什麼? |
除了技術面的觀察之外,對這篇論文有無可從知識論、方法論出發的評論?
這篇論文從知識論、方法論觀察,應存在「子孫引用」的問題,亦有「巨人不見了」的現象。同時,這篇論文後來曾被多篇論文引用,其所反映當前真實的學術生態、甚至反映人類社會相信、集體行為的事實,亦足可借鏡。子孫引用:宣稱看到原文,其實沒有。 巨人不見了:參考文獻與自己所作的研究沒有關係,所謂文獻只是抄寫剪貼。 當前真實的學術生態:和15世紀的學術生態完全一樣,當學術活動變成一種職業、謀生、產生資源,就會變成「唸經」、宗教、比賽抄羊皮聖經、爭相紅衣大主教,忘了學術是追求「可以實證解決問題的科學知識」。 從古至今的大眾學術教育機構,大致都只強調「結果」與「技能」,不重視(甚至完全沒有)「過程」與「思想」,也因此不注意培養學習的興趣、與樂趣。結果變成只剩下「唸經」,甚至進一步會壓抑知識創新。 伽利略改變人類歷史的研究,被當時世界上最頂尖、最有聲望的學術機構禁止;牛頓的創新研究被當時世界上最頂尖、最有聲望的學術機構「皇家學院」多次駁回。他奠定「第1類知識」的書「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是獲得私人補助才得以出版。而開創「第2類知識」的始祖皮爾生,一樣不被當時世界上最頂尖、最有聲望的學術機構「皇家學院」認同,乾脆在朋友的支助下自行出版著作。 知微見著,反映人類社會相信、集體行為:人類行為受到社會化的影響,如果你曾經作過「子孫引用」「巨人不見了」,表示在潛移默化中,你感覺到「大家都這樣搞」;而你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事實上,確實存在這樣的集體行為,很大部分「大家都這樣搞」。而且,不因為形象上的什麼「頂尖大學」「著名學術機構」有什麼不同。 由於知識領域不同,在「第1類知識」領域中,由於許多思想家已經奠定了正確的基礎知識,跟著「大家都這樣搞」,結果也會搞對了。這就是資工、資科的研究,成果與貢獻會比較明確的原因。 但在人類行為研究領域中,包括資管的研究,還有待探索「第3類知識」的基礎理論,當前的各種研究報告,其實與「科學知識」還有段距離,是值得檢討反省、深思發展的。 世新大學的幾位研究生,就能夠發現各大學-包括著名大學博碩士論文中的基本粗淺錯誤。「唸經」式研究的原因,就是「有口無心」:長期以來不覺得社會科學有作用-事實上也是沒作用,大家互相搞儀式,因之沒有需求、沒有興趣。 所以,統雄老師經常建議研究生「一魚兩吃」:把論文和工作上要解決的管理問題合而為一,從而真正思考人類行為研究的科學基礎。 「科學知識」就是可實證、可預測的知識。人類行為知識在這方面的驗證,雖然還很少,以下幾個實驗與學習經驗,還是可提供參考: 接龍實驗:統計教科書在處理人類選擇行為時,是否有不足與可增補發展之處? 電子商務策略:研究網站行銷的著名論文那麼多,它自己的 Google 基準值為何? 選舉行為預測:人類的選擇行為,是否可以有長期而穩定的預測? |
多因子模型分析的「知識論」反省
統雄數學樂學/統計神掌易經筋-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