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統雄
我在教學方面的各種嘗試,就是對孔子杏壇、希臘學林「全人教育」理想的復興與追求。
|
而當前的教育制度與生態,似可命名為「功利教育」,兩者的差別如下:
第一、教學目標:「多元學習」對「分流學習」。
第二、教學方法:「重過程(獨立好問)」對「重結果(編序背誦)」。
第三、教學雙方的關係:「親子關係」對「主顧關係」。
第四、教學成果:「潛移默化」對「立竿見影」。
教學目標:「多元學習」對「分流學習」
大學評鑑
|
孔子杏壇 是全科式、六藝並進的「全人教育」,而希臘學林 是不分科式、漫步自由談的「全人教育」。
而近代分科教育興起,形成「兩種文化」的思潮,將年輕人制約成理工、或人文的兩型,喪失了平衡發展的自信。
我常常願意提醒同學:學業「專長」是為了分類「職業」,而不是分類「人性」;多元學習不是負擔、不是考試,而是回復以人為本的樂趣,落實學習的深度與廣度。
教學方法:「重過程(獨立好問)」對「重結果(編序背誦)」
當前幾乎都是將教科書當成「聖經」,而教導學生反覆抄寫聖經。考試會考亞理斯多德、伽利略、牛頓…的名字,卻不講他們的思考過程。書上會講他們成就的結果,卻沒有提到他們的學說中,曾有許多錯誤。沒有「辯難」的觀念:在嘗試錯誤中,解決問題的來龍去脈。
譬如不論微積分、統計,都只講計算方法,卻不提及兩者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思想方法。不僅數學、物理…教學方法如此,文科、社會科的問題更嚴重。
當前的教學方法是為考試、為證書、為形象的教學,很難培養「獨立好問」的精神。
教學雙方的關係:「親子關係」對「主顧關係」
我雖身為教師,但時時亦在教學中學習,檢討我所設計的教學活動中,常存以下的問題,盼先進與同儕能為我解惑:
1、大學教育的目標是傳道?還是授業?除了傳授技術,額外的理念分享是應然?還是多餘?
2、學生是教育的「產品」還是「市場」?如果是產品,那麼就要盡心雕琢,不論原料為何,都要堅持一定的製程與測試;但如果學生是市場,那麼就要全力迎合學生的需求,避免給學生學習壓力。何者為先?
3、教師的角色、職責、與師生倫理的變遷為何?是類「親子關係」?還是「主顧關係」?當前對大學教師的一般要求是專業上的教學、研究、服務,而不含對學生人格與倫理面的責任,是否表示「人師、嚴師」的角色將消褪,學生必須為自己負責,自行規畫接受訓練的內容與程度,自求多福,畢業後才面對社會與企業的真正考驗,而教師只是學生「經過」大學的導遊。
教學成果:「潛移默化」對「立竿見影」
如果教育就是就業訓練,當然是分科訓練較好;如果訓練的目標只是熟練、反覆的作同一個動作,當然是編序、背誦、考試的方法較好;如果學校就是收受費用、提供服務的機構,師生關係當然是主顧關係在經營層面上較好。
這也是當前教育追求立即效果的實況,而可命名為「功利教育」的原因。
功利教育是社會多數必然的選擇
當前功利教育的形成,其實是社會多數必然的選擇,也是符合「TX取用模式(TX Adoption Model)」不可逆的結果,是不可能用個別人為的力量去改變的。
不論孔子、或是亞理斯多德的學校,規模都很小,事實上只有一位教師。只要教育組織一膨脹,就一定會質變,也不容易獲得主流教育資源的支持。所以,全人教育只能期待個別教師的投入。
全人教育只能期待個別教師的投入
我對全人教育的投入,基本層次就是「理論與實務並重」,各門課都應該有實作成果,綜合呈現我在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與師生關係的理念與實踐。。
尤其我創辦世新大學資管系時,更建議學生必須通過「畢業專題」製作的檢驗,將分科能力匯整為綜合的、完整的能力,並且公開的展示出來。經過師生長期共同努力,世新資管的畢業展,已成為國內教育界的特色,並在每年國家資訊展中,擔任資管教育成果的代表。
為了達成這個更深層次的目標,歷年來我有以下的具體嘗試方法:
1. 開發「網路輔助教學」
2. 實施「英語輔助教學」
3. 實驗「管理人格教育」
4. 創設「虛擬平等校園」
這些嘗試不僅著重在「授業」上的求變,更期望能探觸「傳道、解惑」的目標。經過十餘年長期的努力,也許收到了以下一些粗淺的效果:
1. 破除社經階層學習障礙,啟發世新學生隱藏的潛能。
2. 實踐知識即生活,協助學生融入社會、獲得肯定。
3. 在嚴格的教學要求中,誘導學生發現學習的趣味。
我在英語教學、網路教學的實驗,其實都是在學校補助這方面的活動之前展開,僅但願借此機會,與先進們分享這種不斷激勵英才的理想、在教學上始終尋求進步機會的熱情。
雖然,我曾經2度獲得「世新大學教學特優教師獎、管理學院教學特優教師獎」,我的嘗試實在也是一種學習,並不敢侈言有何績優事蹟。甚至,我始終還在思考探索,當前的師生關係,到底應該是近於「親子關係」?還是「主顧關係」?我一面執教,一面也在學習,盼先進能為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