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lit-brain/Functional Specialization of the Hemispheres
分工而非互斥的多元學習
Cerebral's Collaborate Model
of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
腦半球論:左右半腦功能不同論是一個科學事實,不幸的卻因為普遍錯誤解讀,形成流行的「偽觀念」,而埋沒了「真知識」。
對腦半球論的誤解 造成人文理工互斥觀
腦半球論的「偽觀念」就是「兩種文化」的源起,也是支持分流、分科學習的主要理由:腦半球功能不同,人類先天會形成2種人,左半腦管邏輯(logic),所以左腦人數學強,應該讀理工;右半腦管直覺(intuitive),所以右腦人語文強,適合學人文。
以上廣泛流傳的說法,不僅「管邏輯(logic)、管直覺(intuitive)」的敘述並不完整嚴謹,「應該讀理工、適合學人文」更是包括互斥意味的錯誤引伸、以訛傳訛、遺害深遠的偽觀念。
俗稱「半腦分離(Split-brain)」,原名大腦半球功能特化(Functional specialization of the cerebral hemispheres)現象,源於1981諾貝爾得主史半力 (Roger W. Sperry)等的研究,他們針對4位接受腦「胼胝體(Corpus callosum)」即連結左右半腦間的橋樑-切除後的病患作實驗,發現了左、右半腦對不同類型的刺激,反應不同。後人繼續發展,形成「大腦功能側化(Lateralization of brain function)」的主題。
「語文能力」與「數學能力」均在左腦 實為互助
統雄老師要指出:大腦功能側化並不能如坊間的簡單誤認,尤其「語文能力(Language)」包括「讀」與「寫」;與「數學能力(Science and Math)」包括「算(計量)」與邏輯的特化區,全部都在左半腦,并非分立。
Roger W. Sperry 的發現,和最近的持續深入研究,歸納左腦的功能偏重-但非完全-Usability/ Analytic,而右腦偏重Design/ Creative。
這兩組名詞固然可以直譯為「實用/分析」與「設計/創造」,但也似乎可以回應統雄老師所提出的「統一與變化」論。
左腦偏重管理統一:一致性、規律性、平衡性、重點性。這些就是數理與語文追求規律與組織的功能。
右腦偏重發揮變化:破壞性、突然性、對比性、細緻性。這些則是藝術與音樂自由想像、突破成規的功能。
「數學能力」和「語文能力」其實是在同一邊的「左半腦」。如果先天形成「半腦人」的論點成立,那麼真正數學好的人、語文一定好;真正中英文好的人、微積分一定好!理工與人文互斥為「兩種文化」是根本不成立的。
我們教育制度中以「數學成績」「國文成績」分理工、人文的依據,是無法反映資賦與性向的!當前現實的分流分科,其實是考試制度、教學方法、就業環境所共同塑造出來的社會相信,並非科學知識。「數學好,讀理工;語文好,讀人文」是分科考試領導學習,再逆向壓縮資賦、扭曲性向的結果,再由遭錯誤解說的腦半球理論來支持。
腦半球功能特化只是說明腦部區域的功能,重點是「分工」,不是畸輕畸重,更不是互斥。最簡單的問題就是:有人只有半邊腦嗎?既然是全腦,為何不全人學習?
腦半球論的「真知識」應該是:分工而非互斥!
大腦功能側化 研究現況
大腦功能側化研究現況的簡介如下:
大腦的某區域,有特化職司某種功能的趨向(tendency)。但生理對像屬於「第2類知識」,也就是特化現象不是必然的、而是機率的;程度不是固定點的,而是區間變動的。
特化的區域與程度,會因個人條件、與習慣行為方式(如使用右手、或左手),產生差異。
特化區域有可能因學習、外在刺激(如受傷)而擴大或轉移。
細部特化區域的功能定義,仍在研究探索、發展變化中。
腦半球實驗:諾貝爾網站對此發現的實驗遊戲。
統雄老師:記憶與解決/統一與變化的「腦分工」假設
統雄老師并未專門研究生物,但就科學文獻、與人類歷史記錄的「統合分析」,可以提出以下 2 項「腦分工」假設。
記憶與解決分工 假設
腦同時具備資訊記憶與問題解決的 2 種能力。前者是自然運作的,但後者是一種潛能,須要「學習」才能發揮。
但我們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必然由考試領導的教學方法,長期獨尊「記憶」能力。
這也是我們發現,自古至今對「聰明人」的定義是「博學強記」。不過,這也是在電腦問世之前,可快速展現「具體能力」的唯一方法。
而「問題解決」則為「抽象能力」,不論實驗與分析,歸納或演繹的能力,就當前一般的教學評量實在看不出來。
統一與變化分工 假設
前文已述,左腦偏重管理統一的問題解決,右腦偏重發揮變化的問題解決。
即使左腦同時管理「語文能力(Language)」與「數學能力(Science and Math)」,但在強調記憶導向的考試與教學下,語文材料較數學材料容易記憶,兩者形成不同對比。而在坊間文章抄寫剪貼與誤傳下,發生語文與數學能力為不同半腦管理的誤解。
我讀過「升學主義的神校」:建中。我發現許多「數學金牌名師」與「數學天才」,也是靠「博學強記」取得數學「成績」,而不一定培養出了「數學問題與解決」的「興趣」。我與同學 30 年後重逢,發現許多當年的數學學霸同學,就業若沒有從事相關工作,許多數學的「問題解決」原理,如我常作為測試的指數成長公式的原理,雖然非常簡單,大家幾乎都忘記了。亦即,在過去到現在的教學與評量文化下,反映的仍然只是記憶功能,並不見得啟發了半腦的「問題解決」功能。
所以「腦半球功能不同,人類先天會形成2種人」的先天決定論,雖然「先天」是存在部分影響,但要作為「決定」則是錯的。統雄老師強調建議「多元學習」論,只要能夠啟發「問題解決」,小者可以擴展自己的人生視野,大者或有貢獻人類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