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樂器
Chinese Ethnic Instruments
前面所介紹的各種編制,都是基於環境條件或功能目的,配器其實並無一定限制。
配器可以採用跨文化的樂器作混血組合‧標準樂器可以變身為不同規格的樂器‧非樂器也可以當作樂器,在數位時代,更可以採用虛擬樂器。
GM 民族樂器
在 GM 標準數位樂器的配置中,有「民族樂器組(Folk Instruments)」,即:
104=Sitar 105=Banjo 106=Shamisen 107=Koto 108=Kalimba 109=Bagpipe 110=Fiddle 111=Shanai
由於日本在制訂GM標準中占重要地位,列入不少日本民族樂器,但其實源於中華民族樂器。
日本利用GM 標準,把日本樂器也悄悄的國際化、主流化了。
中華古典民族樂器的發展,有幾個斷代性的重大特徵:商周的原創八音樂器、漢代的樂府與國際化民族樂器、唐代的國際化民族樂器與管弦樂歌舞團、明清與樂論並進的配器法、南管:中原遺緒‧閩臺發揚,在壁畫《觀無量壽經變之反彈琵琶伎樂天》與文獻《韓熙載夜宴圖》中的樂器、演奏、與意涵,更多有深意。
民國以後,中華現代創意民族樂器配器法興起、臺灣音樂家江文也以西方管弦樂團表現中華民族樂器特色,首在國際樂壇發聲。大陸當代創意民族樂器的展演豐富,也經常與國際樂壇接軌,也簡介幾個不同特色的組合。
中華古典民族樂器
本者介述中華古典民族樂器,自上古以迄清朝。
商周的原創八音樂器
中華自古被譽為「禮樂之邦」,反映歌舞演奏的文化 源遠流長。中華古典樂器最早的分類,可能是《周禮·春官》中所載的「八音」。
「八音」是把樂器以主要製作或發聲體的材質,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是人類最早的樂器分類法之一。
金:包括鐘、鎛(又稱特鐘)、鐃...,而組合式的稱【編】,有編鐘、編鎛...。
石:包括磬、編磬、特磬...。
土:包括塤、缶、陶笛...。
革:包括各種大小鼓...。
絲:包括古琴、古瑟...。
木:包括柷、敔...。
匏:包括笙、竽...。
竹:包括簫、笛、管、篪...。
上圖是今人對「八音」演奏的想像圖。(來源:共享圖庫 http://www.nipic.com)
鐘、鎛、編鐘、編鎛
鐘、鎛、編鐘、編鎛最有原創性、工藝(科技)最領先的有音階打擊樂器。鐘與鎛的形態類似,只是下部開口形狀不同。若由多個大小、音色不同的鐘、鎛編成一套,稱為編鐘、編鎛,組成音階,可以演奏旋律。就考古所得,每套少則三枚,多則數十枚。
鐘(合瓦形青銅鐘)作為樂器及禮器起於西周,興盛於戰國,沒落於西漢。它不僅是古代的打擊樂器,也是象徵擁有者權位的禮器。常以編鐘的形式組合成
鐘:合瓦雙音、音高清晰
鐘的橫截面稱為合瓦形,聲音迅速衰減。它可以避免圓形鐘嗡聲過長的缺點,演奏出旋律性更強的音樂。同時一鐘可以產生兩個音高,敲擊正鼓、側鼓,可出現 2 個差異大三度或小三度的聲音。合瓦形鐘起於西周,興盛於戰國,沒落於漢代。
鐘有兩類:有柄者稱為甬鐘,懸掛時鐘體傾斜;無柄,舞上有鈕者稱鈕鐘,懸掛時鐘體正。鈕鐘體型比甬鐘小得多,可以演奏更高的音。
合瓦形鐘,橫截面為合瓦形。
合瓦形鐘的音樂性非常好。敲擊後,聲音迅速衰減。它可以避免圓形鐘嗡聲過長的缺點,演奏出旋律性更強的音樂。同時一鐘可以產生兩個音高(敲擊側鼓、正鼓,兩音高多為大三度或小三度)[2]。
合瓦形鐘起於西周,興盛於戰國,沒落於漢代。
文字記載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對鐘的形製有詳細的描述[9]:鐘身象兩爿瓦片對合的形狀(合瓦形),兩側形成的銳角名為「銑」,亦名「欒」;兩銑之間,下緣名為「於」;於上名為「鼓」,鼓的中部用來打擊之處名為「隧」;鼓上名「鉦」,鉦由鐘帶縱三橫四分為十二格,每格有三個鐘乳突起,名為「枚」或「景」,鐘帶名為「篆」;鉦上是橢圓的鐘頂,名叫「舞」;舞上是懸掛鐘的柄,名「甬」;甬端平正,謂之「衡」。甬近下部有半環固定件,稱為「斡」,或鑄成獸狀,稱為「旋蟲」。半環中貫一正環,用來懸在鐘架(「虡」)上,稱為「旋」[10]。
同時,《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中,還有對鐘各部分比例的記載。比如,銑間、鼓間、舞修、舞廣、銑長[11]的比例為0.8、0.64、0.64、0.512、1。人們對出土編鐘的測量,證實了當時的編鐘可能是參考了《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製作的[12]。
樂鐘類別
狹義的鐘有兩類:有柄者稱為甬鐘,懸掛時鐘體傾斜;無柄,舞上有鈕者稱鈕鐘,懸掛時鐘體正。
甬鐘是西周樂懸的主體,產生於西周初期。
鈕鐘出現於西週末期。
鈕鐘由甬鐘的鐘體和銅鈴的紐相結合而派生出來。鈕鐘體型比甬鐘小得多,可以演奏更高的音。它的出現,是為了滿足鐘類樂器旋律性能的需要[2]。
商
在殷商末期,形製複雜,裝飾華麗的鎛鐘已經出現在南方古越族的活動區域。
最早的鎛,是江西新幹線大洋洲商墓出土的渦紋獸面鎛。年代大約是殷墟中期後段(約公元前1100年左右)[2]。
西周
西周的鐘多為五音缺商(比如,晉侯蘇編鐘的16個一套,不出宮角徵羽)[2]。因為周取代了商,所以音律中沒有商音。
甬鐘出現於西周初期。
年代不可考,最早的甬鐘,是晉侯蘇Ⅰ式編鐘,年代至少應在康王世以前的西周初期(約公元前1040年以前)[2]。
年代可考,最早的甬鐘,是陝西寶雞竹園溝𢐗伯格墓出土的編鐘。時代大約是西周早期,康昭之際(約公元前1027年左右)。
鎛
鎛 (ㄅㄛˊ ) 與鐘類似,但是下部為平口。一般較甬鐘體型更大,聲音宏大低沉。
史上有音階打擊樂器創舉
世界其他三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以及近代的歐洲,都有過鐘樂器,但它們從古到今都是圓形的。無論你怎麼敲,鐘只能發出泛音複雜混濁的聲音,只能做為無音階打擊樂器。
合瓦型的扁鐘,從起振至終振,給予聽者的主觀音調始終是正、側鼓的基音,音調感覺是穩定而確定的。中國古代發現「合瓦」式振體,成爲人類創舉。
鐘體各部分幾何尺寸比例(包括重量),鐘口邊稍上有兩個敲擊點,中心為【正鼓】,偏右約三分之二處為【側鼓】,更能設計出獨特的雙音鐘。有的鐘表面有些凸起的「疙瘩」,這些「疙瘩」的準確名字其實是「鐘枚」,能減小聲音的擴散,防止擴音太久,以發出更加渾厚的低音。
秦公鐘、秦公鎛
秦公鎛、秦公鐘是秦憲公之後秦武公所鑄的青銅樂器,也是秦武公祭祀祖先的禮器,於1978年陝西省寶雞市出土,《鐘銘》《鎛銘》為大篆書法的上佳範本。
秦公鐘為5件編鐘,但據銘文,原套可確認為6 件。秦公鎛則為 3件,鎛身上下各有一條由變形蟬紋、竊曲紋和菱形枚組成的條帶紋,條帶紋中間紋飾分為四個區段,每一區段有六條飛龍勾連,龍身線條流暢,佈局疏密得當。舞部紋飾可分四區段 , 每一區段內有兩龍相繞,旁有一小鳳鳥。舞部正中有一圓孔。除為發音準確的樂器外,更是鑄造精良、觀賞價值很高的藝術品。
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造型壯觀、配備齊全、音階之全、音頻之準、鑄造之精、樂律銘文之珍貴,被稱之為「稀世珍寶」、「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觀」。
1977年相繼在湖北省隨縣擂鼓墩出土兩套雙音編鐘,即一號墓的曾侯乙編鐘及二號墓(墓主不詳)戰國編鐘。特別是曾侯乙編鐘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古代音樂理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及依據。
曾侯乙編鐘數量巨大,完整無缺。編鐘的鐘架高大,由長短不同的兩面木架垂直相交組成,長面位於墓西,長7.48米,高2.65米;靠南的一面長3.35米,高2.73米。在木架中有7根彩繪木樑,兩端以蟠龍紋銅套加固。6個銅鑄佩劍武士和8根圓柱承托住整個編鐘,形成上、中、下三層。鐘架及掛鉤有246個。銅人著長袍,腰束帶,神情肅穆。
曾侯乙編鐘共65件,按大小和音高為序編成8組懸掛在3層鐘架上,上面是鈕鐘,中、下層是甬鐘。三層鐘大小不一,音色有別。。
上層三組為鈕鐘,19件。形體較小,有方形鈕,有篆體銘文,但文為圓柱形,枚為柱狀字較少,只標註音名。
中層三組為甬鐘,33件。分短枚、無枚、長枚三式。
下層為兩組大型長枚甬鐘,12件。有長柄,鐘體遍飾浮雕式蟠虺紋,細密精緻,正中央另有一件是楚王贈送的鎛,沒有調音,不能演奏。鎛是楚王送到曾國來祭奠曾侯乙的,銘文要表明楚國與曾國的主從關係,所以把鎛鐘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也說明了時間,即唯王五十又六祀,也就是公元前433年。
編鐘上刻有標音的銘文,反映了當時曾國、楚國和鄭國的律名,是非常重要的文獻資料。
曾侯乙編鐘恰當地運用了合金材料,在科學配比的基礎上,採用了【複合陶范】鑄造技術、鉛錫為模料的熔模法,芯共126塊組成,加上鐘壁厚度的合理設計、鼓部鐘腔內的音脊設定和爐火純青的熱處理技術,使鑄件形成【合瓦形】,構成【共振腔】而產生雙音區,編鐘的浮雕花飾,從而對其所在的振動區起到負載作用,達到加速高頻的衰減,有助於編鐘維持音準的振動。
經測定,曾侯乙編
鐘合金成分的範圍是,含錫量12.49%—14.46%,含鉛量1%—3%,餘為銅及少量雜質。這一合金成分與其聲學特性有著科學關係。當含錫量低於13%,音色單調、尖刻;當含錫量在13%—16%時,音色豐滿、悅耳。但含錫量愈高,青銅愈脆,
鐘愈易被擊破。含鉛對鐘聲的傳遞能起到阻止作用,可以加快鐘聲的衰減,有利演奏效果。而不加鉛,鐘聲衰減速度緩慢,樂音會受到干擾。
曾侯乙編鐘的冶金鑄造技術,是公元前5世紀科學發展的一個高峰。它用渾鑄、分鑄法鑄成,採用了銅焊、鑄鑲、錯金等工藝技術,以及圓雕、浮雕、陰刻、髹漆彩繪等裝飾技法。裝飾有人、獸、龍、花和幾何形紋,採用了圓雕、浮雕、陰刻、彩繪等多種技法,以赤、黑、黃色與青銅本色相映襯,顯得莊重肅穆,精美壯觀。
曾侯乙編鐘的鑄制,顯示了系統的理性知識。遺憾的是,中華的發明思想始終是一種經驗累積,而沒有分析歸納並數量化,以成為冶金科學。
曾侯乙編鐘七音齊備,並且具有12個半音,這跟12平均律是一個概念。鋼琴有七個八度,曾侯乙編
鐘有五個半八度,音律很寬廣。
楚國有自己的十二律律名體系,它以新
鐘、獸鐘、穆鐘、呂鐘(姑洗)、坪皇和文王為六律(陽律),而以比這六律各低一律(半音)的濁律為六呂(陰律)。曾侯乙編鐘揭示的曾國十二律名中的六個陽律,全部沿用了宗周的傳統名稱。六呂(陰律)的名稱除濁姑洗一律的命名顯然仿自楚律外,其餘五個濁律直接取用楚律名。它把周律的六律與楚律的六呂融為一體,構成了曾律十二律名體系。曾鐘可能是三分損益律和純律的一種結合,即複合律制。今日所知求得平均律的數學方法,直到1596年朱載堉的「新法密率」才出現;當時的定音標準應仍是三分損益律的純雖,但實際演奏時因【十二宮相旋】、即轉調,音樂在轉調時,自然會依聽覺需要而調整;當轉調越頻繁,則由經驗累積而出現傾向平均律。
均鐘
「均鐘」是中國古代的音樂定音、調律器,可能遠古時代是鐘形,但後來形制改為木質琴。
曾侯乙墓出土的眾多樂器中,有1臺五弦琴,琴腔過小,不適演奏,便被疑為是「均鐘」。
曾侯乙編鐘原件錄音
圖為:宋徽宗(1082年-1135年)名畫《聽琴圖》。來源:Wiki。 |
古琴
當前的中華民族樂器,多數是與漢唐之後的胡樂器混血而成,而以上的「八音」,應屬原創樂器,擇其中最特色的古琴,介述如下。
古琴屬於八音中的絲,為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自古原稱為「琴」為其特指,1920年代後為了與鋼琴區別而改稱古琴。
琴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詩經》,最古實物是1977年在湖北發掘,戰國時期曾侯乙墓中的十弦琴,無徽位,有禮器的象徵。同時出土的還有與琴相仿的筑,以及已被定為國寶的曾侯乙編鐘、曾侯乙編磬。
西周時的鐘儀是現存記載中最早的一位專業琴人,春秋時諸侯宮廷中都有琴家,在演唱時伴奏,稱為「弦歌」。琴家不少以「師」為氏,如師曠、師文、師襄和師涓等。
孔子編《詩經》,其中有大量關於琴的記載,曾向師襄學琴,能彈琴唱詩經三百首,因此成為後世士人典範,位列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成為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而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
漢朝起古琴定製為七弦,且有標誌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宋朝行使抑武揚文的政策,兩宋期間自帝王至朝野,達到歷代好琴的頂峰。南宋古琴開始出現明確的流派傳承,第一個古琴流派,即浙派的創始人郭沔。南宋姜夔作琴歌《古怨》,是現存最早的琴歌。范仲淹、歐陽修、蘇軾、耶律楚材…等,不論漢胡名人,多能彈奏古琴。
漢代的樂府與國際化民族樂器
漢代出現國家設立的音樂機構—樂府,由它收集整理的樂府詩,都有曲調可歌,產生了多樂器的編制。漢族民間音樂統稱為《清商樂》或《清樂》,含民歌和舞曲,是燕樂(宴會音樂)的組成部分。又有宮廷雅樂(禮儀音樂),還有吸收北方民族音樂創作的鼓吹曲。
樂律方面,漢唐之間的隋代音樂家萬寶常,提出84調的理論,並在隋唐宮廷雅樂中應用,也出現「犯調」和「移調」的作曲方法,已具和聲觀念的芻型。在記譜方面,發展出以減字譜記琴樂譜,也誕生了工尺譜,便於樂譜的保存和傳授。
漢代通過西域和國外的交流頻繁,印度和伊斯蘭教世界的音樂、樂器大量流入,源於外國的樂器如笛子、篳篥、琵琶、胡琴等,為中華音樂所採納、改良發展,演變出國際化的大量民族樂器。
這些國際化民族樂器有:漢琵琶(阮咸)、箜篌、軌箏、奚琴、角、笳、羌笛(現在簫的前身)、篳篥、太平管、跋膝管、七星管、方響、鑼、達卜(單面鼓)、節鼓、齊鼓、羯鼓、檐鼓、都曇鼓、毛員彭、簽臘鼓、雞婁鼓、王鼓、連鼓、桴鼓等。根據學者統計,這類樂器總數達300多種。
唐代的國際化民族樂器與管弦樂歌舞團
唐代多段大型歌舞曲稱為「大曲」,綜合器樂、聲樂和舞蹈,長達幾十段。大曲中接近漢族《清樂》系統的部分,稱為《法曲》。唐代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就是《法曲》。唐玄宗時,依表演方式,分音樂為《立部伎》。其室外表演為八部,使歌舞音樂的發展達到了高峰。唐後南北朝的古琴曲中,已正式應用純律音階。
唐代更以圖像保留了多種國際化民族樂器,與管弦樂歌舞團的演出,足見配器知識已達一定程度。其中最著名的,應屬敦煌壁畫中的《觀無量壽經變之反彈琵琶伎樂天》與畫卷中的《韓熙載夜宴圖》。
《觀無量壽經變之反彈琵琶伎樂天》
敦煌莫高窟文創始於前秦,直至元代,發現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公尺、泥質彩塑2415尊,還有5萬餘件古代文物。其中,與音樂題材相關的洞窟多達240個,約占整體數量的一半。壁畫上出現的樂器就達44種4000餘件。第112窟的《觀無量壽經變之反彈琵琶伎樂天》是莫高窟的代表作之一,建於中唐時期,不僅是樂人們在當時的真實寫照,也是延展我國古代音樂史的一環。
經變:佛經故事繪畫
對佛教經典內容,賦與造形化的描寫圖繪,稱以「變」,或「變相」。用繪畫手法稱為「經變畫」;用文字講唱手法表現則叫作「變文」。其取材多與當時流傳的佛教思想有關,如南北朝時代的經變多采自小乘經典,宣揚自我犧牲的精神,內容以本生經變相、佛傳故事居多;隋唐以後,大乘思想盛行,諸師更創新義、內容富變化,有維摩詰經變、本行經變、金剛經變、金光明經變等類,為中國美術史上相當特殊的創作。
天:天眾也,得道之人
伎樂天之【天】,是佛教中的術語,來自【十界】,包括四道【聖界】:佛、菩薩、緣覺、聲聞,與六道【凡界】: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所謂【天】,就是指有情眾生修道後,因各自所行之業而感得殊勝果報,只有修習十善業道者才能投生天部,進入天道、天界。這時的【天】稱為【天人】或【天眾】,【伎樂天】就指天宮奏樂的得道樂伎。
敦煌壁畫中有許多【飛天】,并非指動作,而是指可飛行於天空的人神。又名【香音神】或【香陰神】,即不啖酒肉,惟嗅香氣之意。天欲作樂時,則出現持樂器的飛天,蹁躚飄舞,故又稱【伎樂天】、【天樂神】、【樂神】、【音樂天】、【凌空之神】。是佛教中歡樂吉祥的象徵。也因此俗語中的【飛天仙子】,仙子一詞實為贅語。北魏前期,飛天有女性還有男性,至盛唐時期,飛天都是少女形象。
敦煌飛天壁畫的飛天代表性前3名就是《反彈琵琶伎樂天》《起舞飛天》《散花飛天》。
經變畫中的伎樂天樂隊與不鼓自鳴
敦煌壁畫天欲作樂有2種形式:伎樂天樂隊與不鼓自鳴。
伎樂天組成的樂隊人數一般是6人到12人組成,較大型的樂隊人數可達到16人至20多人,最小的組合也有2-4人。敦煌壁畫裡展現出來的樂隊所使用的樂器相當繁多,不只是有中原的傳統樂器,還不乏大量的西域樂器。大體上分為三類:彈撥樂,打擊樂和吹奏樂,包括了諸如琵琶、古箏、古琴、阮咸、鳳首箜篌、豎箜篌、法螺、橫笛、笙簫、腰鼓、大鼓、差頭鼓、方響、鐘、鈴、鐸,等等。根據經變畫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樂隊組合形式,使用著不同類型的樂器,是盛唐時期豐富的精神文化審美和高超藝術造詣的體現。伎樂天以漢人服飾為主,但也混合裸露上身的異域風情。就連房子也是中國式的飛簷,上面還用紫色塗抹彷彿是琉璃瓦。佛陀、飛天、雷神和人頭怪龍,來自不同的文明融合在一起,表達了一個神話故事,正是中華文明不斷吸納融合的證明。
敦煌壁畫裡另有【不鼓自鳴】的構圖表現佛國仙樂:各種樂器身系彩帶,凌空飄舞,無需人的演奏,自能發出天籟之聲。源出《大方便佛報恩經》:不鼓而自鳴,萬里獨自行,佛音在心頭,萬物皆有靈。
無量壽經變 樂舞隊
《敦煌觀無量壽經變之反彈琵琶伎樂天》」,畫中的樂隊組合左右有6名樂師,中間有1名舞伎,樂師分坐兩側,舞伎在中央。6名樂師一共使用了7件樂器,左側由左至右包括了:拍板,橫笛,雞婁鼓和鞀鼓(由一名樂師持有),右側由左至右為:箜篌、阮咸(或稱圓形琵琶)和琵琶(梨形)。3件是撥彈樂器,3件是打擊樂器,1件吹奏樂器,構成了相對完整的樂隊配器演奏組合。
《敦煌觀無量壽經變之反彈琵琶伎樂天》的大型圖片。
反彈琵琶伎樂天
正中的反彈琵琶伎樂天,反背琵琶,踏足而舞,舞帶展卷,節拍鮮明,神情沉著自然。最突出者,雙腳拇指翹起似在晃動,以應節拍,這種特殊的舞技,可以看出印度舞蹈留下的影響。
反彈琵琶實際上是又奏樂又跳舞,舉琵琶至頸後,左手按弦,右手用撥子撥弦,既是演奏樂器,也是舞蹈道具,必須具備高超的彈奏技藝與絕妙的舞蹈功力,與現代的特技演奏家,實各有千秋。 敦煌石窟群,共有十幾幅反彈琵琶壁畫,足見反彈琵琶是大唐文化一個永恆的符號。
琵琶
彈撥類樂器中,琵琶最有代表性。莫高窟中所繪製的數量就多達700餘件。無論在小型樂器組合、大型經變樂隊,甚至不鼓自鳴中都能尋見它的蹤影,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批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
阮咸
阮咸歸屬琵琶之類。該詞出現在唐代。緣於晉代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善彈這件樂器,因而得名。形制上,共鳴箱呈正圓形。宋代後它的地位月琴所取代。然而,敦煌壁畫中卻留下了大量它的身影。有的琴體飾以花紋重彩,有的琴體卻美化形似花瓣。
箜篌
箜篌在隋唐時期的宮廷音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在敦煌壁畫中數量僅次於琵琶,約有200餘件。早期的箜篌在形制上,多為三角形框架,弦數較少。唐代的箜篌,大都繪有精美的邊框紋樣、華麗的裝飾墜物,並且弦數增多。
更多與箜篌有關的【視覺與音樂的文創整合】,請參見【當代美術作品品析_寫實主義】的【曾浩:敦煌元素再發揚】。
橫笛
在吹奏類樂器中,橫笛的地位和琵琶一樣,居管樂之首。從敦煌所繪的歷代橫笛來看,笛身規格、挖孔數量以及演奏方法都並未統一。有意思的是,在唐代大型經變畫中,橫笛、琵琶、箜篌,為基本室内樂3主角。橫笛更在樂隊中負責必不可少的高音樂器,有時甚至會被連用數支。
鞀鼓和雞婁鼓
鞀鼓和雞婁鼓有如現代的大小鼓,常常同時出現並由一人演奏。鞀鼓的起源很早,《周禮》一書中就有鞀鼓的記載了,它就是當代民間流行的「撥浪鼓」,又稱貨郎鼓。雞婁鼓就是夾在腋下的中型鼓。在《觀無量壽經變反彈琵琶》樂舞圖中左側樂隊的鼓伎,左手持鞀鼓,左臂抱著雞婁鼓,右手拍擊。畫中的雞婁鼓非常精美。
拍板
拍板不僅是打擊樂器,更因控制節奏,而具備指揮功能,在下節《韓熙載夜宴圖》的演出形式,更能證明【指揮】角色的獨立性。
《觀無量壽經變反彈琵琶》樂舞圖反映,唐代至少已具備經驗上、符合現代化的樂團、組織、配器、指揮等的知識與實踐。
《韓熙載夜宴圖》卷軸漫畫中的樂器與演奏
The Night Revels of Han Xizai
A Sequential Narrative of Instruments and Performance on a Single Scroll
漢唐樂器與演奏的實況畫面,最著名的出自《韓熙載夜宴圖》,為南唐畫院待詔顧閎中所繪。這幅畫創造了 2 個先河:第一、跨感官美學,畫中的樂器與演奏可以使人看見聲音;第二、多媒體整合,表現的形式實為卷軸漫畫。(全文)
明清與樂論並進的配器法
明清之後,樂論研究、樂器製作、演奏技法,迭有精進,如明朝音律學家朱載堉在1584年提出十二平均律,使多樂器合奏效果更佳。加上市場需求,配器法也與時並進了。
中華古代對音樂家比較輕視,樂手只是供官府驅使的伶人,只能為士大夫表演,社會地位較低。而明清之後,對大眾表演的職業音樂人、甚至樂團愈來愈多了。
明代室內三重奏
琵琶、洞簫、拍板
明代畫家仇英的《清明上河圖》中,出現了彈琵琶、吹洞簫、打拍板,管絃與打擊樂器俱全的室內三重奏。
仇英以明代蘇州城為背景,描繪了繁華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風情,場面宏大,氣勢宏偉,畫中角色超過2000人,與《皇都積勝圖》、《南都繁會圖》並稱為描繪明代社會的三大傳世名畫。
畫中城內深院有一座高樓,匾額「青樓」,室內三位女子分別彈琵琶、吹洞簫、打拍板,是妓女表演歌樂的場面,也證實了明代室內三重奏的存在、與配器的完整性。
南管:中原遺緒‧閩臺發揚
南管起源於唐,形成在宋,有以上所述唐宋大曲的遺風,因歷次戰亂而進入泉州與閩南地區,泉州在元代成為對外海上交通的樞紐,商業繁榮,人文薈萃,助長了音樂的發展,而後在明清盛行,大約也在明代以後傳入台灣,再傳至東南亞地區的華人僑社。
南管名稱,一說是起源於南方的泉州,叫做泉州南音,再演變為南管。又說,南管唱曲以接近中原古音的泉州話為正音,而元代稱漢人為「南人」,所以南管表達的是漢人音樂。
南管樂器編制,可分成上四管和下四管,加上「拍」與「噯仔」一起演奏,就稱為「十音」。
上四管
上四管指下列四種樂器:
洞簫:即唐代尺八簫,現為 GM 吹管樂器組之一。 | |
二絃:拉弦樂器,類二胡。 | |
三絃:彈弦樂器,則為 GM 民族樂器之一。 | |
琵琶:保持唐代橫抱式,是演奏、伴奏的主要樂器,也是整個樂隊的指揮。 |
下四管
下四管,其實是4種打擊樂器:
響盞:固定鼓式的小鑼,以琵琶指法敲擊。 | |
雙鐘:又稱雙鈴,即兩個小銅鈴。由兩手分執時互擊。 | |
叫鑼:為手持小鑼及1木魚組成。 | |
四塊:又稱四寶,為4塊竹片或木片組成。 |
「拍」與「噯仔」如下:
拍「拍」:五片串成的響板,控制節奏與速度。 |
|
噯仔「噯仔」:小嗩吶,不似一般嗩吶以大聲取勝,而提供柔軟的音色。 |
台灣保存的南管除可演奏、演唱以外,亦有搭配演員演出,稱之為梨園戲或七子戲、南管戲。布袋戲、歌仔戲也有部分用南管音樂搭配演出。
中華現代創意民族樂器
Links 參考連結
http://www.dsokids.com/listen/instrumentlist.aspx
http://andrewhugill.com/manuals/intro.html
http://www.music.vt.edu/musicdictiona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fy_3bNh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