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聲與和弦分析_顯波學.波心學.癒療音樂音階
Cymatics, Kymatica and Medicinal Music Scale
|
音樂五要素
:旋律、和聲
(和弦,
對位)、節奏、配器 、曲式。 加上數位科技。 |
在科技的發展下,得以數位技術調律,形成頻率穩定的數位音階,也就是 General Midi (GM)標準,使得全球各的音高、音階可以完全相同。
GM 以A4為 Midi 基準音,頻率為440Hz (赫茲),使從A0到A9,其音高頻率都是整數。
近年有人提出顯波學/波心學/音樂身心理學理論 Kymatica,主張音樂頻率的 A4 基準音,其頻率不應該定為440Hz (赫茲),而應該定為432Hz (赫茲)。
波心學/音樂身心理學理論 Kymatica 強調波動頻率對感官的影響,認為人類感官功能都是由頻率所產生,從而又發展出癒療音階音樂 Medicinal Music 的理論與應用。
Kymatica 這個詞的來源應該是 Cymatics 顯波學。聲音是一種看不見、波形的類比訊號,而顯波學 Cymatics 就是要使各種頻率的波形可視覺化的方法。
這一系列主題,等於為:物理-生理-行為研究,數學-美學之間,建立了連通的管道。
Cymatics 顯波學
聲學之父 Ernst Chladni 可拉得擬
顯波學 Cymatics 是由可拉得擬 Ernst Chladni ( 1756-1827)所創新發展的,他是一位德國物理學家、也是音樂家。
可拉得擬從數學方面研究聲波,是算出聲音傳播的數量關係的第一個人,包括「顯波振動板」研究、不同氣體中音速的計算等,因此被譽為聲學之父。
顯波振動板與可拉得擬圖形
可拉得擬發明了「顯波振動板」,讓剛性薄板覆蓋著一層沙子,再用小提琴弓沿著邊緣拉動,薄板以複雜的方式振動,有一些部分因波節線而保持不動,因此留住了由附近振動區域抖來的沙子。這樣,薄板上便出現一幅獨特的沙子圖形,由此能作出有關振動的許多可視覺化的模式。
可拉得擬發現:「可」以在盛沙的板緣「拉」提琴,而「得」到「擬」音波模式的圖形,這些模式便被稱為可拉得擬圖形。。
點此觀賞顯波振動板實驗
其外,可拉得擬還在隕石研究方面頗有建樹,同樣被稱為「隕石學之父」,也是一位「多元學習」的典範。
水中顯波圖形
顯波振動至今又有許多不同的新發展,譬如波兒曼 Robert Boerman 所設計的水中顯波圖形方法,就能顯示水「波兒」受各種音樂頻率振動後,展現多種「曼」妙的影像。
點此觀賞水中顯波圖形
其他研究顯波學 Cymatics 的學者,甚至懷疑麥田圈神秘圖案,也可能是聲波—如大型雷聲所造成。
另有學者建立了各種音響與振動,音波與頻率的顯波圖形動畫網站。
波兒曼 Robert Boerman 的水中顯波圖形實驗成果,也催生了音樂頻率的身心理學理論。
Kymatica 波心學/音樂頻率的身心理學
Kymatica 是一部記錄片式的論述電影,製片人 Ben Stewart主張人類感官功能都是由頻率所產生,這方面的研究從而被稱為 Kymatica,其中的K ,就是希臘時代的 C,可譯為「波心學」,意義為音樂頻率的身心理學。
在自然界,我們五官的感覺,都來自兩個基本因素。
五感的「存在」,都是由振動和物質之間的互動所決定的。
振動是一種男性化的創造性力量,
而物質是一種女性化的接受與因應力量。
這2種力量,就是「陰與陽」,且早已存在於先民的神話與哲學中,追求陰陽和諧就是Kymatica 波心學。
Kymatica 波心學源於中華道家
追求Kymatica 波心學的人,透露了來自中華的、尤其是道家的思想。
而在展示什麼是「好的、善的」振動時,使用了水中顯波圖形。
以下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以基準音的定頻為例,左邊是432Hz,形狀對稱飽滿,右邊是440Hz,則殘缺模糊。
另外,也有人用傳統顯波振動板法,以可拉得擬圖形顯示以432Hz,或440Hz 為基準音的完整音階圖形。
點此觀賞432Hz 與440Hz
音階 顯波振動比較實驗
音樂史記載,作曲家Verdi 基準音的定頻是432Hz,所以有人主張把基準音定回432Hz,不僅悅耳、有助身心健康,還有與自然萬物頻率相通之處。
Medicinal Music Scale 癒療音樂音階
由於Kymatica 波心學強調頻率對身心的影響,開始有了以「基準音定頻」為核心的Medicinal Music 癒療音階音樂觀念,而如何定頻,主要又有基準音定頻 432Hz、中央C定頻 528Hz,與 Solfeggio 六音聖樂定頻等方法。
基準音定頻432Hz 癒療音階
以432Hz 為基準音定頻的音階,可創作具有醫療效果音樂,代表人物是 Richard Huisken ,他認為:頻率和振動對我們的生活,健康和我們的社會及世界有著非常重要的鮮為人知的影響。聲波振動顯像學證實了聲音的頻率和振動是地球上所有物質和生命的組織基礎和核心。
當聲波傳播至某一特定物理介質(沙,空氣,水等)時,由它們的頻率對介質結構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音樂具有神奇的力量,它可以影響我們的大腦,身體,思想和社會。當人們都在聽那些基於非自然和諧標準聲音的音樂的時候,結果可能是人類群體的精神中毒。
中央C定頻528Hz 癒療音階
Leonard Horowitz 主張,把 A 音調為 A=444 Hz,使得 C 音成為 C=528Hz,可使 C 音成為具有醫療效果的「愛的頻率「LOVE Frequency」」。
有一些數學家認為528 這個數字,與許多幾何造型、自然常數、甚至DNA 結構有關。
Solfeggio 六音聖樂定頻 癒療音階
Solfeggio 是一種只有六音的 Ti 調式音階,其中沒有 Do,古代聖樂常用,譬如著名的僧侶哼唱 Gregorian Chants。其中的 Mi,就是 528Hz ,愛的頻率。
在各種 Medicinal Music 癒療音階音樂中,基準音定頻 432Hz 是為主流,而中央C定頻 528Hz,與 Solfeggio 六音聖樂定頻為其次。
當然還有很多人,用各種不同頻率作顯波振動實驗,再以結果提出不同的理論。
時至今日,有些實驗音樂作家也自稱 Kymatica 音樂作品,還搶了 Kymatica 網址名。
中華顯波學: Chinese Singing Fountain Bowl 噴泉音樂磬
中華也許在2500年前,已經實現顯波學,在中國發明的噴泉音樂磬,西方稱為 Singing Fountain Bowl,比可拉得擬
Ernst Chladni ( 1756-1827)的「顯波振動板」,早了2000多年,而且效果更為華麗。
噴泉音樂磬是一個銅盤,比普通的磬多2個手柄。
當磬注滿水,並放在濕毛巾或草坪上,把雙手掌沾濕,有節奏地摩擦兩個手柄,磬就會出奇妙的聲音。
若用濕布在磬的外圍邊緣,循著圓周磨擦,就會發生一種不尋常的情況:水面開始振動,先輕輕地,然後變快變急。不久,水滴會向上噴發,迅速成為泉流。會演奏的人,混合不同方式的磨擦手柄與圓周,在某些情況下,噴泉可以衝上30英尺以上的空中。
有些高級的噴泉音樂磬,會裝飾著四條大魚,尾巴朝杯子中央,嘴巴向磬外突出,有些演奏法,會使樂音由四條魚的嘴巴發出。
點此觀賞噴泉音樂磬演出
從這個例子來看,中華古代在工程與技術上,其實超過西方,但是欠缺科學與思想,以致有顯波的傑出工具,卻沒有分析、歸納出顯波的基礎知識。希望這個例子也能夠啟發我們對什麼是知識的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