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rsed Chords and Human Chords
代理和弦.轉位和弦.人聲和弦_和聲與和弦分析
|
音樂五要素
:旋律、和聲
(和弦,
對位)、節奏、配器 、曲式。 加上數位科技。 |
本篇探討一般音樂書中較少的主題:代理和弦的發展與整合,和弦轉位的變革與趨勢,以及合唱團-人聲和弦的實務配置,並提出統雄老師的觀察與建議。
Substitute Chords 代理和弦
|
所以,統雄老師將所有代理和弦理論與技法,剔除瑣碎之處,比較取捨不同論述之優劣,歸納為以下的原則。 |
If there are 2 same notes in a chord, it is substitutable.
和弦中有2個音相同的,便可作為代理和弦。
代理和弦的應用是為了增強「和弦進行」的效果(詳下篇),並非隨便代理。
代理和弦是音樂美學兩向面中,典型的變化、對比「建構元素」,通常不用在終止和弦。
Diatonic Substitute Chords
本調代理和弦
Triad chord Substitution 三和弦代理
在本調和弦的三和弦中,有1個自然存在的代理和弦 3m,其根音在主和弦中,所以效果是「動靜之間」。
在連續多小節使用同1和弦,尤其是同1長音時,如果希望維持穩定的氣氛,而又不太悶時,就可以 3m代理。如:
C -C -C
可改為:
C -Em -C
更常見在「和弦進行」(詳下篇)的應用是:
C -Em -Am -Dm -G7 -C
本調三和弦中的Am,也具有2個相同的音,有些文獻認為也可以代理C。
但統雄老師建議,如果重視調的性格,還是Am僅適宜作為正常進行和弦,不宜隨便代理C。尤其避免到樂段末節代理,產生並不想轉調,卻發生轉關係小調的效果,以致調性不明的結果。
Voice chord Substitution
多音和弦代理
多音和弦代理和弦較常用的,就是同根音的7度、大7度、增5度、減7度...等,可相互代理。
亦即: C, Cm, C7, CM7, C+, C-, C sus4 …等均可相互代理。唯代理多半配合「和弦進行」(詳下篇)目的。
同時,接續各多音和弦代理使用時,可以產生內、外聲部級進、或逆級進的效果。
Primary Chords Substitution
基本和弦代理
以下是3個著名的、具有特殊進行音響與色彩的,分別代理基本和弦 17、4、57級的和弦。
Eb7 = C7
Db7 = F
Bb7 = G7
Demo of Chords Substitution 和弦代理應用範例
F-F7-F-F7-F-C7-F
以上是常見的藍調和弦進行配置。
then F-Ab7-F-Ab7-F-Eb7-F : useful for the repeated dominant 7th
將屬7和弦都換成代理和弦。
may F-Ab7-Db7-Ab7-Db7-Eb7-F : useful for the repeated dominant 7th and root
把中間的主和弦也換成代理和弦,但終止的主和弦在一般情況下不宜代理。
Second Dominant Chords Substitution/ Tritone Substitution
次屬7和弦代理/ 3全音差代理
與屬7和弦根音差距3全音的7和弦,其和弦組成,正好有2音相同,可以代理屬7和弦,故特稱為「次屬7和弦」代理,或3全音差代理,這也是一種非常進階與高級的代理。
和弦之間的這種關係,正好形成「5度循環輪」而同時顯示「屬7和弦與次屬7和弦」的關係,如右圖。
外圈是大調:
G是C的屬和弦、D是G的屬和弦…。
每個音的對應,就是可以代理此音7和弦的「次屬7和弦」,譬如:
Db7 可以代理G7是C的次屬7和弦。
同理,Gb7 (F#7) 可以代理C7、B7 可以代理F7、…。
內圈是小調:Eb7 (D#7) 可以代理Am7、Bb7 可以代理E7、…。
次屬7和弦的特殊符號
當Db7 代理G7時,次屬7和弦的符號記作Ⅴ/ii (Fifth of Two),意思是「以2代5」。統雄老師按,這又是約定俗成,因為實則是「降2代5」。故統雄老師並不鼓勵用這種符號。又,Db7 剛好既可以「降2代5」,也可以「降2代4」。
Special Artificial Substitution 特殊人為代理
Sometimes, there is only 1 same note in a chord and the bass progression is reasonable, it is substitutable.
在特殊的和弦進行需求時,只有1個相同音的和弦,經由適當設計,也可以成為人為代理和弦。
Chord Inversions/ Inversed Chords和弦轉位/轉位和弦
和弦轉位就是和弦的組成音不變,但順序變了,而以根音的位置作為轉位的依據,轉過的和弦稱為轉位和弦。
和弦轉位的目的,由編曲的角度來看,主要是為了未來將講述的「根音進行」和「根音對位」;但也有少數是為了演奏的便利。
以C調三和弦為例,如果以E為根音,就是第一轉位,如果以G為根音,就是第二轉位。以下是古典的轉位記錄方式:

譜號下的「6」,是指根音距最高音為「6度」;「64」是指根音距最高音為「6度」,距離中間音為「4度」。
Inversed
Chord vs. Slash Chord
記譜法:轉位和弦不如根音轉位和弦
統雄老師並不推薦以上這種記譜法,知道就好了,事實上也愈來愈不流行。
隨著多音和弦的盛行,不論應用或記譜,「轉位和弦」觀念實在不如「根音轉位和弦」觀念,亦即以「和弦/根音」表現的形式。後者的觀念就是配合編曲需求,靈活設計根音。
而且,現代編曲技法,根音還可以不一定是和弦內音!
當前的簡便的記譜法可以如下例:
C/E, C/G, C9/D, C/D, …。
注意: C9/D是 C9和弦,而以和弦內音的 D為根音,其中包括7度音Bb。但 C/D是 C和弦,而以非和弦音的 D為根音,其中沒有7度音Bb。
Choir, Voice Types and Human Chords
合唱團‧聲部‧人聲和弦配置
如果是合唱團的「人聲和弦」,要如何配置呢?
合唱團歌曲的主唱與和聲設計,人員的部分常是按照音域特色分作4-6組。
而人聲和弦,常是以合唱4部或8部配置,和弦的組成音就分配到不同聲部中。
音域分組
演唱人員的部分常是按照音域特色分作4-6組,如果分為6組時,按音高由低至高是順序為:
Bass 男低音
Baritone 男中音
Tenor 男高音
Alto 女低音
Mezzo-Soprano 女中音
Soprano 女高音
其音域參考配置如左表。注意,不同的文獻,不同的演出團體,在實務上可能有所差異。
Middle C 表示「中央C」,也就是數位音階的C4。
圖上深綠部分,表示一般人的音域,淺綠部分,表示個人差異可能有彈性的部分。
如果分為4組,就沒有男中音和女中音。在4部合唱時,男中音和女中音會併入高音部;在8部合唱時,通常男女低音會再細分為2部。
人聲和弦分部
人聲和弦在配置技巧上,4部和聲常用10度法,亦即:「1-5-8-10」的設計。
人聲和弦通常以最高音為旋律音。
當然不必死守10度法,尤其最低音可以依據「低音對位」的理論與技法靈活調整。
如果是8部和聲,就可以參考「多音和弦」配置。
人聲和弦避免和伴奏樂器和弦相同。
Further References 參考文獻與連結
More info about chords:
http://www.music.vt.edu/musicdictionary/appendix/chords/Chord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