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 Patches and Melodic Instrumentation
數位樂器/音階樂器配器法
GM 標準數位樂器其實是指定義樂器與其音色關聯的標準,其音色早期由硬體音源提供,現在多以軟體音源提供。
GM 標準數位樂器又包括 4 子類:音階樂器、打擊樂器(無音階樂器)、電子樂器和音效。
樂器的音色
快速看看、聽聽傳統音階樂器:
http://www.musictechteacher.com/quiz_help_instrument.htm
音階樂器的角色與分組配器
每一種音階樂器都有個性,都有作為主奏樂器的可能。
每一種樂器也都有可能作為伴奏樂器,根據各樂器演奏方式與音色特質分組,各組適合的角色如下。
彈絃樂組/鍵盤樂組 Keyboards/ Guitars/ Basses/ Organs
適合對比的背景。
也適合與打擊樂器配合,豐富節奏表現,但要避免與打擊樂器齊奏。
吉他:最簡自彈自唱首選
珍寶Jumbo和無畏Dreadnought吉他的差別。
珍寶琴身53cm+,無畏50cm+。珍寶較有曲線,腰26cm左右,無畏腰27cm左右。以上細微差別,使無畏較有 scooped 感,亦即高低音較明顯,而中音較少,適合單琴伴唱,不搶人聲。而珍寶高音較明顯,整體聲量也較大。
吉他標準調弦
吉他標準調弦從粗到細(第六弦到第一弦)為:E2 A2 D3 G3 B3 E4;所以第一弦是高音 E4,第六弦是低音 E2。
Barre Chord/ Bar Chord 移動和弦法
Barre Chord 或稱 Bar Chord,並不是個【和弦組成】,而是一種彈奏方法,用在吉他與類似撥弦樂器上,以食指作爲第一【品】、也就是【指板】,而可是上下移動,改變和弦定調的方法。
吉他譜上,"H" 和 "P"是什麼?
代表兩種技巧:Hammer-On 和
Pull-Off,"H"就是手指向下敲高品位的弦;"P"就是相反。當你按住兩個品位並彈奏弦後,拉起高品位的手指,讓低品位的手指繼續按住,從而產生第二個音符,同樣不需要再次撥弦。對五綫譜,兩者都是連音奏法。
理論上應特別設計。但實務上,它是吉他的特殊音色呈現,所以我幾乎都自然會用H,快旋律時會自然用P。
指彈/PM/AM
吉他指彈是指以手指為主,彈搖滾風味的樂曲,最常用的兩個技巧就是PM技巧和AM技巧。
AM是全稱attack mute,用a指和m指指背下掃琴弦。 英文叫frailing(clawhammer下掃)。
AM本身介於彈奏和percussion之間,算是有音高的percussion。 有時配合押尾的獨門絕技:小指在音孔下方的percussion。
PM是palm(mute),指的是用手掌根部(也可以連帶大拇指)扣擊音孔上方面板的純percussion,不過通常配合手掌(四指)扣擊琴弦(mute)或frailing(with
nail attack)。
統雄吉他神掌:吉他5移動指型
Xtxmj 問:老師好!吉他移動和弦有24品,又有12種指型,練起來實在太複雜辛苦了。老師在【統計】和【數位文創】都有提供【神掌】【快訣】,請問老師,在吉他移調上,有沒有獨到的【神掌】【快訣】?
●統雄老師答
文獻都推“CAGED System”。我建議5基本指型:Re, Mi, Sol, La, Ti 與作連結的 Do。
統雄老師的【吉他移動神掌】和“CAGED”的差別是什麽?
“CAGED”是【調名】。我的吉他神掌是左手食指移動的【唱名指型】:Re=D,
Mi=C, Sol=A, La=G, Ti=F, 與作連結的 Do=E, 通常只用來連結 Sol-La, Do-Re,如名曲 Vincent
的開頭。在少數狀況,我會多用一個 #Fa 作為連結指型。
統雄吉他5神掌在藍調 Fill-in 的應用
現代藍調已和調式音階結合,成為非常自由的、廣義的半音階進行。
以非常喜歡利用開放弦的宗師 Stevie Ray Vaughan 為例,以C
調La 指的【小調5聲】和 #Fa指的【大調5聲】為基本型便已足夠。必要時再加 Re指,也是【小調5聲】,便於換把。
La 指是神掌之一,#Fa
指就是神掌 Ti指的C Lydian (即 IV)調式,所以彈藍調並不需要學新指法。
不過,Stevie Ray Vaughan和 Albert
King 的吉他都常降半音,亦即1,6弦為 bE,除了音色考量外,可能也與他的演唱音域有關係。
統雄吉他神掌:吉他獨奏之變奏 ad lib
30秒學會
變奏 ad lib 之方無限,獨奏時,彈3連音是快速巧門。
最外2弦,彈3連音的後2音,以內4弦彈3連音的第1音,可模進旋律或自由發揮。
標準定弦之外2弦(1,2)是 Mi, Ti,所以彈 C(Am), E(C#m), G(Em), A(F#m), B(G#m) 的樂曲都可以很自然;加
Capo 就可以彈任何調。
讀完以上,不用30秒吧!
舉例
假設以吳統雄的「偶然」為例,若採用旋律模進,其旋律動機為:
6-3-2-3-2-3-5-6-1-6-5-3
則以上技法會自然產生流暢的和弦進行:
Am9-Em-E7/D-Em-Dm69-E7-Em/G-FM7+6-CM7-Dm69/A-Em/G-Am/E
進階
加入原始旋律的節奏感,將3連音融入旋律,不僅是後2音作和聲。如:
6-3.2-3-2.3-5-6-1-1-6.5-3
而需要彈到第3弦(Sol)的音,都改為彈後3弦的高把位。
延伸應用
以上技法的觀念也可用到鋼琴變奏 ad lib。
不過,一手彈旋律,一手彈和弦進行,雙手可互換,有不同趣味。
對其他樂器,敬請舉一反三。
魯特琴屬 lute
彈絃樂器且具備頸部的,在西方泛稱魯特琴屬 lute,吉他、貝司Guitars/ Basses 均屬之,在東西方都有不同細部的發展,形成更多樂器。
拉絃樂組 Strings 1/ Strings 2
個性為偏柔性,適合飽滿的背景。
小提琴與帕格尼尼 Paganini
西方最具代表性的樂器之一就是小提琴。而使小提琴的獨奏與表現躍升一個境界的,就是義大利的早期浪漫樂派音樂家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1782-1840)。
帕格尼尼屬於炫技派演出家,特色來自3方面:技法、樂器、舞臺表演。
他有非常豐富和高難度的指法和弓法,有連頓弓、和聲、雙手撥弦,和最多達到大十度的音程。有人認為他因患有骨幹肌肉病症,才能夠達成。
他的小提琴與眾不同,琴弦幾乎都在同一個平面上,一般提琴為了避免碰到其它弦而有個曲度,他卻故意要一次拉出兩條、甚至是三條弦的和弦音。
他的作品,現代真人都很難演奏,但經由Midi,變成了稀鬆平常的事。
他在舞臺上時,會搖晃、翻白眼,配合長而零亂的頭髮、蒼白的臉龐、充滿熱情激烈的演出,讓觀眾流淚,有的人甚至還暈倒。所以,有人認為他是最早的搖滾巨星。
木管有簧樂組/吹管無簧樂組 Reeds/ Winds
木管有簧樂組 Reeds 適合擬人,又有單簧與雙簧之分。高音樂器近女性,低音樂器近男性。
吹管無簧樂組 Winds 不一定具備木質吹管,但通常配器時,與木管樂組一同設計編曲。
木管樂器音域表
實體木管樂器音域表如下,對 Midi 而言,並不受音域、或演奏法(如移調、難奏音...)限制,但如果想營造【自然效果】,在配器時仍可參考。

薩克斯風家族 Saxophone Family
薩克斯風家族管體通常是用黃銅製造,由於從發聲原理上來看,薩氏管和同樣使用單簧片的木管相同,所以取結構導向,將它歸類為木管樂器,這也導致不少人產生疑惑,所以統雄老師命名為【吹管樂器】。薩克斯風家族在音色上,同時具有木管和銅管類樂器的特性。
雙奏/雙響 Doubling
在實體樂團中,常希望 1 人能奏 2 種以上樂器,最常見的,就是:
73=Flute 長笛
68=Oboe 雙簧管
71=Clarinet
單簧管
對應薩克斯風家族:
64=Soprano Sax
65=Alto Sax
66=Tenor Sax
在編曲配器上,這 2 組也常配對,或是演奏相同弦律,以豐富音色;或 1 段旋律分對應樂器演奏,以增加變化。
Midi 沒有人力的限制,可以【雙響】優先,【雙奏】的顧慮並不存在。
銅管樂組 Brass
個性為偏剛性,與拉絃樂組可形成對話式的背景。
在 GM 中,並無一些逐漸式微的銅管,如:短號 cornet,與【號家族】:高音號 Flugelhorn),又譯作富魯格號或是柔音號、中音號 alto horn、細管上低音號 baritone horn。以上都是類法國號的【折體】號,因音色近小號,故被取代,而增加【合成號音色】。
民族樂器組 Folk Instruments
民族樂器為具備非西方民族風、或地區樂器,而深有象徵音色的樂器。
打擊樂器 Drum Sets/ Percussion/ Tuned Percussion
打擊樂器俗稱無音階樂器,不過,並非所有打擊樂器都無音階。Tuned Percussion 就是有音階的打擊樂器。
當前除了初級編曲外,不使用這裡的打擊樂器。而改用選擇更豐富的「GM 打擊數位樂器」。
請另參考GM 打擊數位樂器專文。
電子樂器 Synth Leads/ Synth Pads
電子樂器即電子合成音色,又分為:Synth Leads,和 Synth Pads。
顧名思義,Synth Leads 可作獨奏樂器,而 Synth Pads 較只適合作背景。
音效 Sound Effects/ Synth Effects
音效也是電子合成音色的一種,又分為:Sound Effects,和 Synth Effects。
Sound Effects 是模擬真實聲音。
Synth Effects 是純人為創造的特效音色。
GM 標準數位樂器的配置
From the MIDI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MMA)
General MIDI Mode Specification.
![]() Strings 248=String Ensemble 1 49=String Ensemble 2 50=Synth Strings 1 51=Synth Strings 2 52=Choir Aahs 53=Voice Oohs 54=Synth Voice 55=Orchestra Hit |
![]() Synth Effects96=FX 1 (rain) 97=FX 2 (soundtrack) 98=FX 3 (crystal) 99=FX 4 (atmosphere) 100=FX 5 (brightness) 101=FX 6 (goblins) 102=FX 7 (echoes) 103=FX 8 (sci-fi) | |
![]() Tuned Percussion8=Celesta 鋼片琴 9=Glockenspiel 鐘琴/鐵片琴 10=Music Box 11=Vibraphone 12=Marimba 13=Xylophone 14=Tubular Bells 15=Dulcimer |
![]() Brass56=trumpet 小號 57=trombone 長號 58=Tuba 低音號 59=Muted trumpet 60=French Horn 法國號 61=Brass Section 62=Synth Brass 1 63=Synth Brass 2 |
![]() Folk Instruments104=Sitar 105=Banjo 106=Shamisen 107=Koto 108=Kalimba 109=Bagpipe 110=Fiddle 111=Shanai |
![]() Organs16=Hammond Organ 17=Percussive Organ 18=Rock Organ 19=Church Organ 20=Reed Organ 21=Accordion 22=Harmonica 23=Tango Accordion |
![]() Reeds64=Soprano Sax 薩克斯風家族 65=Alto Sax 66=Tenor Sax 67=Baritone Sax 68=Oboe 雙簧管 69=English Horn 70=Bassoon 低音管 71=Clarinet 單簧管 72=Piccolo |
![]() Percussion112=Tinkle Bell 113=Agogo 114=Steel Drums 115=Woodblock 116=Taiko Drum 117=Melodic Tom 118=Synth Drum 119=Reverse Cymbal 120=Guitar Fret Noise |
![]() Guitars24=Acoustic Guitar (nylon) 25=Acoustic Guitar (steel) 26=Electric Guitar (jazz) 27=Electric Guitar (clean) 28=Electric Guitar (muted) 29=Overdriven Guitar 30=Distortion Guitar 31=Guitar Harmonics |
![]() Winds73=Flute 長笛 74=Recorder 直笛 75=Pan Flute 排笛 76=Blown Bottle 77=Shakuhachi 78=Whistle 79=Ocarina |
![]() Sound Effects121=Breath Noise 122=Seashore 123=Bird Tweet 124=Telephone Ring 125=Helicopter 126=Applause 127=Gunshot |
![]() Basses32=Acoustic Bass 33=Electric Bass (finger) 34=Electric Bass (pick) 35=Fretless Bass 36=Slap Bass 1 37=Slap Bass 2 38=Synth Bass 1 39=Synth Bass 2 |
![]() Synth Leads80=Lead 1 (square) 81=Lead 2 (sawtooth) 82=Lead 3 (calliope lead) 83=Lead 4 (chiff lead) 84=Lead 5 (charang) 85=Lead 6 (voice) 86=Lead 7 (fifths) 87=Lead 8 (bass + lead) |
![]() Drum Sets0=Standard 8=Room 16=Power 24=Electronic 32=Jazz 40=Brush 48=Orchestral 56=Special Effects (SFX) |
![]() Strings 140=Violin 41=Viola 42=Cello 43=Contrabass 44=tremolo Strings 45=Pizzicato Strings 46=Orchestral Harp 47=Timpani |
![]() Synth Pads88=Pad 1 (new age) 89=Pad 2 (warm) 90=Pad 3 (polysynth) 91=Pad 4 (choir) 92=Pad 5 (bowed) 93=Pad 6 (metallic) 94=Pad 7 (halo) 95=Pad 8 (sweep) |
西洋樂器 |
民族樂器 |
易混淆樂器 |
Oboe雙簧管家族 ![]() Bassoon (Basset horn)
|
Shanai
Kalimba
|
Harpsichord 大鍵琴 Celesta 鋼片琴 Glockenspiel鐘琴/鐵片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