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視訊創作品析 音樂影片/歌舞影片篇 Music Video (MV) Analysis
Taiwan's Fame 1950s~1960s
臺灣流行樂:上世紀中葉的風華與政治糾葛
海港派1950s‧臺灣調1960s‧望春風‧高山青‧採檳榔
臺灣流行樂在光復初期,即上世紀中葉,曾經頗流行香港的音樂歌舞片,1960年後的臺語歌唱片,也曾經盛極一時。
當然,許多作品並不是嚴格定義下的 MV,但從創意與文化立場,也宜作最精實的回顧。
海港派1950s:國語時代曲+黃梅調
海派歌舞電影三星伴月主題曲周璇是當時被認定的金嗓子。這首歌曾經各方政治打壓,是政治壓迫藝術的重要案例。 |
港派黃梅調歌舞電影江山美人
江山美人是香港第一部黃梅調歌舞電影,視訊自7:00起,是有名的插曲:扮皇帝、戲鳳
。 |
香港許多音樂片與「國語時代曲」,如:何日君再來(周璇、鄧麗君)、桃花江、給我一個吻、不了情、小小羊兒要回家、迎春花、、岷江夜曲、西子姑娘…等,不僅風行一時,也有可能成為歷史記憶。
所謂「國語時代曲」,是指1920年代在上海興起,受當時美國流行音樂、甚至西洋古典音樂(如卡門)影響而創作,作為歌舞電影、或是電影插曲。當時有個不成文的習慣,每部電影,至少要有4首以上插曲。
由於中國大陸的共產化,以意識型態壓制藝術的行為,使香港接收了大批從上海逃出的文化菁英,尤其以作曲家黎錦光為代表,在此前以上海為中心的文化活動,遂由上海搬到了香港,而開創了1950年代的高潮,所以,也有人稱為是「海港派」曲風。
這些作品雖然具備大量西方流行樂的元素,但因為當時「對『中文』的講究」,以及歌詞底層的思想,仍然是中華的,頗具創意的獨立性。
同時,以大陸地方小調與「黃梅調」一系列的作品,如:江山美人、梁山伯與祝英臺等,除了在音樂技術,如和聲、配器等借助西方外,文化是近純中華的,可以說是具備非常獨特性的作品。
有人問過:為何上海的音樂人、音樂文化滯留香港,卻沒有遷播臺灣?
我想:可能是因為當時的作品還充滿個人色彩,對還是威權主義的臺灣而言,也就是靡靡之音、不受歡迎吧?
身為殖民地是香港的悲哀,但在兩岸都在搞教條主義、思想管制的時候,卻成為保留華人創作自由的一線生機。
史上政治壓迫藝術與創作,《何日君再來》是一個十分重要又特殊的案例。
《何日君再來》由周璇1937年唱紅後,李香蘭(山口淑子)於1940年在滿洲國、1952年在日本,分別再翻唱並灌片,更造成國際性的大紅大紫。
但後來《何日君再來》分別被國民黨政府、共產黨政府及日本軍政府方面,都列為「禁歌」。國民黨認定這首歌是召喚共產黨返回上海;共產黨把這首歌看成是上海墮落生活方式的寫照;而日本軍政府,則認為《何日君再來》是一首抗日歌曲,是追求「何日國軍再回來」。同時,李香蘭也分別被不同方,指控為日本、國民黨或共產黨的間諜。1982年,由於鄧麗君第二度將《何日君再來》唱紅,一時風靡大陸,大陸當局再次把這首歌定為「不正確的歌曲,帶有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的東西」、「黃色歌曲」,以造成民眾精神污染為由禁止播放!
臺灣調1960s:飛機頭+吉他﹦寶島歌王文夏
光復後,張邱東松的歌曲賣肉粽、收酒矸等以唱片形式風行一時。
就音樂片而言,還是要等到「飛機頭吉他偶像」文夏,在1962年主演第一部郭南宏導演的歌唱片「臺北之夜」而興起,成為當年最賣座的臺語片。文夏平均每年拍攝一部臺語歌唱片,經過十一年奠定了「寶島歌王」的地位。共錄製約一千兩百首臺語歌曲,轟動流行的包括:夏威夷之夜、男性的復仇、黃昏的故鄉」、媽媽請妳也保重等。
因為他的歌曲許多是日文歌翻譯,難免創作也會受日本影響,有人認為東洋味過重。但是,也反映了時代的背景。有論者認為,1950-60的臺語歌曲,許多具有臺日「混血歌曲」的特色。
當然,不只文夏,1962年同期洪一峰主演的歌唱片「舊情綿綿」等,也一樣大受歡迎,兩人並稱寶島南(文夏)北(洪一峰)歌王。
在女性方面,1955年,臺灣第一部臺語時裝文藝片「雨夜花」誕生,由小雪主演並主唱,一炮而紅,放映了四個月都沒辦法下片。從此臺語片風起雲湧,投資者開始有膽量把錢拿出來,開啟了臺語歌舞片輝煌的新時代。
1956年以日曲改填臺語詞、由紀露霞主唱的「黃昏嶺」, 創下臺語唱片搶購熱潮,奠定她在臺語歌壇的地位,成為家喻戶曉的「寶島歌后」,黃昏嶺成了她的招牌歌,也是臺日「混血歌曲」的範例之一。紀露霞在事業的高峰,嫁給外省籍、無家世的空軍中尉高必達,只是基於真愛與感受到高中尉的孝心。紀露霞的一生,可以說是台灣族群「融合」的見證,也是多元文化創作的實踐者。
其他的代表人士與作品,可以參考:臺灣影視歌人物誌。
望春風:中華情歌、日本戰歌、臺大地下校歌?
歷史的糾纏與矛盾‧盡在詞曲的寬宏與細膩中
其實臺語歌創作在光復前就有良好的基礎,如1938 年(民國27年,昭和13年)第一映畫製作所出品的《望春風》,其同名插曲便被公認是臺灣音樂片的佳作。
望春風是一首充滿中華意識的臺語情歌,曾經被改編為日本戰歌,也曾經(或正在延續中)被爭論,是否被視為臺大地下校歌?
《望春風》信仰內涵的「中華意識」
西廂記吹《望春風》西廂記的主題插圖,就是《望春風》的劇情。 |
《望春風》作詞者李臨秋自敘,他的靈感來自「西廂記」中「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的文句,他突顯了其中女性的熱情與期待,但又不能露骨,文字描寫細膩,充滿了纏綿與曖昧。
作曲者鄧雨賢也是以中國5聲音階樂理為基礎,譜曲方法比西方音階少了兩音個程,但與其他流行曲調比較起來,毫不遜色,且更加意境優美。曲調上更具有臺語特殊高平調,高下調,低短調,等八音,形成代表性的臺灣小調,也常被外國音樂家視為臺灣歌曲的最佳典範。
《望春風》就藝術基礎、文化信仰內涵而言,實在是非常「大中華意識」的。
然而正如詞曲的曖昧與曲折,其演出發展,也形成了特殊的糾纏與矛盾。
充滿可詮釋潛力的
臺式爵士《望春風》
我有時會在學校的 Faculty Lounge (教師餐廳)彈個鋼琴自「愚」娛人,我經常獻醜演出「TX爵士10首」,反映的是基本和弦進行與爵士節奏演奏基礎技巧,當成練習,也可以作為教學,其中就包括《望春風》。
除了好聽外,也為了演奏的情趣。因為《望春風》是5聲音階,原弦律限制少,可詮釋的空間就很寬宏。和弦進行可以很自由揮灑,譬如根音高半音的減7和弦,一般作為對比的短促經過和弦;但在《望春風》裡就可以作長和弦,而且別有韻味。
改編為日本戰爭徵兵歌
因為《望春風》的流行,造成《望春風》曾經被日本軍閥改為發動侵略戰爭的徵兵曲。
如果《望春風》是從徵兵曲改來,鼓吹戰爭與侵略的歷史意義,無論如何在那個國家,都是不恰當的。
但《望春風》是「被」改,就不是《望春風》的問題。
正如「義勇軍進行曲」也曾經被莫名其妙的改為毛澤東個人崇拜。(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A9%E5%8B%87%E8%BB%8D%E9%80%B2%E8%A1%8C%E6%9B%B2)
比較特殊的是,有人把《望春風》(實際上是指日本徵兵歌)和「臺灣精神萬歲‧大和精神萬歲」連結在一起。
我能夠理解「臺灣人不是中國人」、其「白馬不是馬」的立論基礎;但「臺灣人是大和人」的一廂情願,可能只能當成個人信仰而尊重了。
或許,在長期選舉活動中,打族群主義的人,為了在形象上區隔,音樂全打臺語歌,久而久之,使好幾首無辜的臺語歌,被蓋上政治的標籤。
網上相關資料,有些可能較為嚴謹: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9B%E6%98%A5%E9%A2%A8
http://home.comcast.net/~tzeng2/TaiwanPopSongs/
也有很特殊的觀點,還是一起附錄如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COwc0uascc&NR=1
臺大地下校歌?
可能在2000年後,臺大校史訪談記錄上,出現「望春風是臺大地下校歌」的說法。
結果也引起許多 臺大校友發起聯名信活動,反對「望春風是臺大地下校歌」的說法-尤其反對這個說法可能成為文獻記錄。
根據訪談,是說「1979年畢業的學長姐,在出社會的工作場域很明白地告訴我們,臺大校園有這麼一個傳統,校歌就是《望春風》,而不是1968年文學院院長沈剛伯教授填詞、漢語言學之父趙元任博士譜曲、傳唱至今的那首校歌。」這正是我在校的時代,參與學校活動很深,
確實從來沒有聽說過。我也無法主動聯想到《望春風》和臺大任何的共通點。
我在臺大時參與許多音樂活動,是臺大合唱團之友,有過一本臺大合唱團的歌本,其中有《望春風》。但曲譜有錯,早年我教 Midi 時,曾經用來考學生對樂理的敏感度。
根據我的理解,應該是在演出後,《望春風》經常作為「安可曲」,因為出現頻率很高,不無可能被少數人戲稱為「地下校歌」。
一句戲言,為什麼有些臺大校友反對的反應這麼強烈?可能令人很意外,但也許可以理解。
癥結應是《望春風》曾經和日本軍歌的連結,而臺灣對日本觀感的意識型態,存在截然不同的2派。
一個事實,認知卻可以是如此不同,甚至南轅北轍。
不好意思,最後我又要用這句解釋:人類的認知,基於「社會相信」(尤其是身旁密切團體的小社會),遠多於「理性抉擇」(收集證據、分析證據、依據證據)。
這就是人類行為的基礎:「TX取用模式(TX Adoption Model)」 呀!」
能否皆大歡喜?
我到「臺大校史館」「臺大地下校歌」版加上以下回應:
《望春風》作詞者李臨秋的靈感取材來自「西廂記」,作曲者鄧雨賢則是以中國五聲音階的特色創作。所以,《望春風》確實是在藝術基礎上,能夠反映中華文化與情感、深具婉約派傳統的好歌。
http://gallery.lib.ntu.edu.tw/archives/670#comment-94108
如果以後再有唱《望春風》的時候,主持人或來賓主動增加這段說明,也許會有潛移默化的幫助。
《高山青》:臺灣國歌、假山地歌?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是一首在華人世界知名度歷久不衰的名歌,甚至在海外,當來自大中華區者同聚一起,不論在遠端場競技、或是晚宴交誼,《高山青》會被當成臺灣國歌一般被唱起來。
《阿里山風雲》本事從文案內容,可以發現文化、政治、社會相信等意涵的變遷。 |
《高山青》是編劇張徹(1923-2002,有些文獻誤認當時其職為導演)在拍片時,曾經採集阿美族在豐年祭中唱的民歌,從中獲得靈感所作的曲調,由當時的場記、後來的詞人、作家鄧禹平(1923—1985)作詞。後來有一些敘述原住民的歌,也建立在原住民的核心弦律上,如馬蘭山歌、娜奴娃情歌…等,有些歌名上看不出來,但實際也是源於原住民弦律,如:臺灣好(尤其開頭動機的部分)、站在高崗上(是電影「阿里山之鶯」的插曲)、風從那裡來(是花蓮吉安鄉的民歌主題,也捧紅了卑南歌手萬沙浪)…等。當然,也有一些歌,可能不出於田野採集,而是就既有風格借意,如梨山癡情花…等,這些有人稱為「華語山地歌」。
但也有一些原住民人權者,把這些歌稱為「假山地歌」,應含有貶抑的意思。甚至認為「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是對原住民形象的窄化。
其實只要不訛傳《高山青》是正宗民歌,而是借情借意於原住民文化的流行歌曲,反映了臺灣健康的子民、美麗的自然風物,在事實上也曾長期反映了臺灣「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長圍著青山轉!」的深情與永恆。
《阿里山風雲》的導演是張英(1919-2013),在拍完《阿里山風雲》後,成立萬壽公司拍攝台語片《小情人逃亡》,並以本片或得第一屆台語片金馬獎最佳導演,是臺語電影的重要開拓者。編劇張徹後來成為香港「新武俠片」的開宗立派導演。而《高山青》的主唱,是片中演員張茜西(1928-2004 ,有些文獻誤為後來在電影《小雲雀》翻唱並主演的顧媚 ),日後繼續在臺港演出。以上人士也是臺灣融合文化的參與者、見證者與貢獻者。
據張英導演本人的回憶,他強調《阿里山風雲》影片及其中包括《高山青》多首插曲「集體創作」的創意色彩。對於曾經有採集民歌《華靈廟》、集體創作《偶然》經驗的統雄老師來說,可以感受其中「民歌精神」的躍動。
《高山青》這首歌,有原始原住民性靈的啟發,有許多人的共同創作貢獻,有時代的特殊深遠影響,應有其不滅的歷史價值。
放下政治‧回歸音樂‧大家同唱採檳榔
歷史上,國民黨、共產黨、日本軍分別禁播《何日君再來》。
臺灣,有人反對《望春風》,有人反對《高山青》,可能都是因為政治,而不因為音樂。
有些文獻談到臺語歌曲發展初期,受到許多禁制,而非常憤慨!
這種心情我最了解,因為我寫歌時,已經是威權時代末期,寫的絕大多數是國語歌,而且內容從現在眼光看應該是非常「健康」,結果還是幾乎全部被禁!
禁歌政策,是促使我離開舞臺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我至今並無持續的怨恨。我為終於脫離了藝術審查的桎梏而高興,終於可以自由的創作、分享、與欣賞。
我們紀念那個時代的創傷,但不必自縛於悲情。
如果因為政治理由而憎恨某些歌曲,我們自己就扮演了思想檢查的特務角色。
所以,我們把政治放下,回歸音樂吧!
文夏在1957年,組成第一代的「文夏三姊妹」,包括:文鶯(本名黃翠媚,1947年出生)、文香 (本名林惠美,1953年出生)和文雀;1 9 6 1 年又加入文鳳,成為「文夏四姊妹合唱團」,這是臺灣第一個少女臺語流行樂團。
「文夏四姊妹合唱團」的代表作是「採檳榔」,大家應該至少聽過國語版的「採檳榔」吧?臺語原詞是:
哥 哥 在 樹 頂 採 檳 榔 ,妹 在 樹 腳 看 伊 採
看 誰 先 採 我 來 為 伊 裝 ,
少 年 人 採 檳 榔,小 姐 提 籃 來 觀 望
心 裡 又 想 ,彼 個 人 ,真 優 美,身 體 也 勇 健
大 聲 來 叫 伊 ,我 的 人 呀,聲 音 響 亮 滿 山 邊 ,
若 日 頭 落 西 ,若 鳥 隻 啼 叫,著 叫 咱 大 家 緊 返 去。
詞情曲境,描寫臺灣鄉土之情,果然十分透析入裡!
但,這真的是臺語「原詞」嗎?
其實這是前述香港作曲家黎錦光的作品。早在 50 年前,「海港派」與「臺灣鄉土」已經無痕接縫,水乳交融在一起,今天我們有什麼必要再被政治牽制?
大家且牽手同唱採檳榔,聲音響亮滿山邊吧!
臺灣流行樂:轉型掙扎
進入了真正 MV 的時代後,臺灣流行樂發生了大轉型,與尋找新文化範本的掙扎。
根據MV歌詞,創作影部與分鏡習作分享
本頁的望春風、高山青、採檳榔,均尚無代表性的MV,請任選1曲,等於在已有聲部的條件下,創作影部與分鏡。
除了「正格創作」的角度外,也可以採用「再詮釋」的方法,譬如加入當前流行的元素,如電音、rap…等。
如果片長超過 1 分鐘,可以只寫 1 分鐘。如果已經組成團隊,可合寫,每人也可以只寫 1 分鐘,以總人數計,最多3人、3分鐘。
卡拉OK級MV
網路上存在卡拉OK級MV的作品,如鄧麗君 高山青。
卡拉OK級MV的製作,其實較接近記錄片分類中的「事件與節慶記錄片」,也是以商業為主、創意為次的作法。通常也是沒有劇本,而是只有企畫案,譬如去某個原住民表演劇場、拍攝原住民舞蹈活動、再增加出幾個外景,還有就是給「跟班模特兒」幾個畫面,後來再剪接、配字幕。
這種作法要形成創意蒙太奇效果不易,不過卻是先求生存,也可行的及格級製作方案。
高山青是老導演張徹,為光復後第一部華語電 影《阿里山風雲》所作的插曲,但該卡拉OK的作者卻寫了不相干的人士。網路資訊欠缺考證,誤植作者,統雄老師也曾深受其害,請參考:「偶然」正名事件。
注意:習作上傳,檔名必須注明「系級-學號-姓名」;如因未注明而造成漏件,責任自負。
創作影部與分鏡習作的常見問題
注意:習作網路標題、與書面內文,都要寫姓名、系級、學號。
習作多半走「正格」路線,這是正確的,如果過去沒有經驗,在尋找花招之前,應把內外功作好。
有些同學在劇本前,提供了創作構想,對於溝通劇組有積極作用,值得鼓勵。
這雖然是影部與分鏡習作,但在劇本格式上,不應省略「聲部」,否則無法見全貌。
而如果省略分鏡,等於習作沒有完成。再次提醒:習作是為主動追求自己的興趣、發揮自己的潛力,不是為成績、更不是為老師寫作業。因為自己的學期成果創作,無法迴避分鏡。
最大的習作問題,還是在分不清楚「影部」和「分鏡」的功能,「影部」:是一張有「可行性」的場景草圖、以及對場景中出現物件,如人物、服裝、道具…即「視覺結構」的描述。
有些同學卻把「影部」,寫成以常識語言對運鏡的描述,在「分鏡」中反而過於簡略,沒有交代清楚;鏡頭的連續發展,應該以「分鏡」的專業語言表現,並且必須具備:鏡頭、運鏡、剪接(並同時表現蒙太奇),三者不可缺一。
走「正格」路線,最困難的就是「考證」,如MV 再創作範例:Mary Hopkin - Those were the days,表現了1960年代的「嘻皮文化、嘻皮生活」,就是「再創作」的深度功力呈現。
而採「再詮釋」方法,如果強調的是音樂個性詮釋,如 B&B、或室內樂…,要思考如何在視覺上呈現音樂特色,如出現 B&B 舞蹈、拉小提琴…畫面。而如果強調的是應用,如作為婚禮音樂,可能就要考量加入婚禮記錄片的剪輯,甚至如魔力紅 Maroon 5 的《Maroon 5 – Sugar》的完整婚禮場景等。
MV 再創作範例:Mary Hopkin - Those were the days與意涵背景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