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位視訊創作品析 音樂影片/歌舞影片篇 Music Video (MV) Analysis
Great China's MV Forecasting
MV 大中華區的展望
本品析篇自成一子題系列,包括:導論、臺灣、臺灣2000後、臺灣1950s、美國、美國重鹹系-女性、美國重鹹系-男性、美國非電音系、日本、日本AKB48家族、韓國、大陸、大中華區(兩岸三地、香港、馬來西亞)、歐洲(英國)、東歐(俄羅斯、喬治亞)、第三世界(拉丁美、印度、土耳其、泰國)的代表性作品,作品的選擇,強調3方面:能作為視訊美學主題的範例、具備內容或技巧的創意,或能啟發文化上的省思。同時,兼及時運潮流‧女權之歌 MV、其他另類MV、實驗性類MV,與前衛綜合視聽文創。 |
大中華區是一個文化的概念,而不是實存的區域。
大中華區包括以華人為主所組成的國家:臺灣、大陸、新加坡;半自治地區:香港、澳門;華語文化相當興盛的東南亞國家內的華人圈;以及枝開葉散於美歐、各大洲的華僑社區。
對大中華區最佳的描述與期待,可能可借鏡民進黨同黨綱、原來描述與期待兩岸關係的「臺灣前途決議文」。把其中「兩岸」一詞換成「大中華區」,就是:
大中華區各成員在政治上不相統屬,在歷史與血緣上相連,在文化與經濟上應密切合作。
可惜,這項具備客觀事實描述、又有前瞻性期許的論述,因為各成員政治制度的差異太大,並無法獲得大中華區全體成員的一致支持。甚至在民進黨內,也沒有全體尊重這項黨的理想。
但拋開政治的糾纏困頓,大中華區的民間文創工作者,反而在交流與發展上,走出了領先的步伐。
大陸中歌榜連繫兩岸三地、香港搖滾關切政治社會意涵、馬來西亞成為大中華區拼圖的閃亮一角、文化磁吸美國樂團也東來。
中國歌曲排行榜/中歌榜/中國「歌徠美」獎
《中國歌曲排行榜》簡稱《中歌榜》,又名北京流行音樂典禮,是北京音樂廣播1993年創建,大陸歷史最長的華語流行音樂排行榜,年度歌壇成績頒獎盛典《北京流行音樂典禮》,是經社會調查最具權威度和公信力的頒獎,有如中國歌徠美獎(一般譯葛萊美獎,統雄老師建議譯為「歌徠美」,招徠歌樂之美)。
從2004年起,每年五一假期,《中歌榜》在北京朝陽公園 「朝陽流行音樂節」內舉辦「 紅五月歌會 」,也成為年度標誌性的流行音樂節日。
第20屆,中歌榜頒獎典禮在臺北
2013年,第20屆中歌榜宣佈在台舉行,引發「泛政治化」爭議,最後以演唱會形式平息紛爭。
在頒獎典禮之夜,台北小巨蛋場外聚集由「公投護台灣聯盟」上網號召的100多名群眾舉旗抗議,聯盟總召集人蔡丁貴表示:「表演是沒有關係,但我們訴求讓中國藝人和所有觀眾清楚了解台灣是獨立的國家,中國不是內地,我們的內地是南投。」場內35位來自大陸的藝人則嚴守規定,不接受活動以外話題的訪問。所屬轄區松山分局則從下午5點起調配40多位警力到場戒備。
「台北演藝經紀文化交流協會」創會理事長王祥基怒評台灣流行音樂大倒退,砲轟抗議者彷彿讓台灣回到戒嚴時期,使單純的演藝活動變質為政治炒作。
你不知道的事:大中華區文創合作
大陸演出‧臺灣作品‧馬來西亞演唱
你不知道的事是大陸「中國好聲音」在2014/07/18 的一個競賽型表演單元。
表演的是臺灣王力宏的作品「你不知道的事」。
演唱者是馬來西亞華人、大學生陳永馨,時年21歲,被4位導師全部挑中。
這可以說是,大中華區聯合文創作品的一個優美例子。
不過,我對該節目的評審方式,導師在演唱過程中按鈴,頗感不解。演唱者應該會有被打攪到的感覺吧?
「中國好聲音」評審方式
Beyond:香港搖滾的傳奇與幻滅
Beyond 05: 光輝歲月
Beyond,於1983年成立,遵循著相當典型的「搖滾軌跡」:先是地下樂團、進而商業樂團、創造明星與傳奇,2005在悲哀的事件與氣氛中解散,而2015、2016又在懷舊與「通變循環」的美學模式中復出。
Beyond不但在香港、中陸及台灣均有樂迷,在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海外華人地區亦有支持者,被譽為香港殿堂級搖滾樂隊,亦是華人樂壇上最具代表性的搖滾樂隊之一。
在香港流行音樂史上,第一波樂隊浪潮有20世紀70年代的「溫拿」 、「泰迪羅賓與花花公子」、「蓮花」等樂團,他們以翻唱歐美歌曲為主,創作比重很低。
Beyond出道後,作品多以寫實為主,注重原創,作曲、填詞、編曲、演奏等,大部分均由樂隊成員包辦,因此能真實地表達樂隊對某一主題的意見及情感,堪稱為香港興起的第二波樂隊浪潮。在當時的偶像組合團體橫行年代,被社會認為是反叛與非主流的一個團體。
1989年,Beyond發表了以母愛為題材的《真的愛你》,方被廣大觀眾接受。收錄《真的愛你》一曲的大碟《Beyond IV》內曲風走向商業化,與前一大碟秘密警察截然不同。Beyond 團員更以短髮及西裝等重新包裝形象,一洗過往反叛的形象,更接拍電影、電視台劇集(如《淘氣雙子星》)、電視綜藝節目等,成為商業樂團。1991年,Beyond於香港體育館舉辦五場《生命接觸演唱會》,成為第一隊於香港體育館舉行演唱會的搖滾樂隊。
Beyond 並未放棄其搖滾曲風,推出《真的見證》、《命運派對》、《猶豫》、《繼續革命》及《樂與怒》大碟,成為樂隊在香港主流樂壇最受歡迎的時期。
可惜香港樂迷的興趣轉向各種更商業化包裝的歌神、天王、天后,作品的風格之爭,造成 Beyond 與唱片公司互相不滿。樂隊創作靈魂兼主唱黃家駒甚至說出:「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香港樂壇已經沒得救了」之語,而決定前往日本發展,而又不幸於1993年在日本意外離世。
Beyond 認為香港K歌,走音歌手泛濫,造成聽眾品味降低。他們做出來的音樂是他們自我的表現,是他們真正想做的,為了討好聽慣了流行順耳的音樂的聽眾而走流行路線,他們做不到,歌迷又不肯妥協,加上唱片公司的利潤取向與束縛,導致了Beyond 解散。
和平‧佔中‧雨傘運動‧Bersih 主題曲
Beyond 因為熱愛和平,所以自己創作了和平手勢。在音樂會時樂隊的靈魂人物黃家駒時常擺出和平手勢,令和平手勢在搖滾界廣為流傳。作品《海闊天空》、《抗戰二十年》、《長城》等,成為香港示威遊行的主題曲,於每年七一大遊行由示威者高唱。而這3首歌與《光輝歲月》、《不再猶豫》更同時成為2014年香港學界大罷課、「和平佔中」及「雨傘運動」的主題曲。
《光輝歲月》是1990年 曼德拉出獄後,Beyond 祝福其早日成功爭取民主自由之歌,也希望這訊息可以傳到世界各地。本曲還成為馬來西亞非政府組織乾淨與公平選舉聯盟(淨選盟)4.0集會(Bersih 4.0)的主題曲。bersih,意為「乾淨」、「廉潔」之意,於2015年8月29日至30日在全國各地主要城市舉行的第四次和平集會,時逢首相納吉拉薩貪腐醜聞。這是馬來西亞國會通過《和平集會法令》之後的首場淨選盟集會,也是該法令實行以來首場被宣布為非法集會的集會。
大陸改革開放的初期,遠至華東及華北地區,Beyond 的歌聲已經深深打進了大陸年青人的心中。他們覺得Beyond的歌曲很能體會當時年輕人的心態,更稱呼黃家駒為藝術家,並非單純的偶像歌手。應驗了歌曲是沒有受到語言或地域的限制,只要能感染人的心靈便是好歌。
黃家駒:海阔天空(绝版) 高清
黃家駒(Wong Ka Kui,1962-1993),香港 Beyond 樂隊的詞曲作者、主唱歌手、和節奏吉他手,樂隊大部分的歌曲是由他創作,並以獨特的沙啞嗓音、巧妙的尾音處理見稱。
黃家駒性格敢言,不時發表大膽的言論,有時令娛樂圈中人不滿。然而其果斷、健談的個性,也令他成為樂隊的發言人及領導人,帶領Beyond事業闖進多個高峰。由於對香港樂壇感到失望,加上希望樂隊能衝出香港,故在1992年開始長居日本發展。Beyond起初以為日本比香港有更大的自由度去玩音樂,誰知依然要裝「鄰家男孩」,包括參加
Beyond最不喜歡的遊戲節目,去得到日本樂迷的關注。雖然他們在日本的生活孤獨,但在那裡能學習得到跟香港不一樣的音樂,這成為了Beyond在日本玩音樂最大的推動力。
1993年6月24日樂隊應邀拍攝遊戲節目《小內小南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黃家駒在狹窄並沾滿水漬的台上奔跑時不慎滑倒,頭部朝下摔落昏迷,留醫六天後逝世。
2014年香港「雨傘運動」中,其創作的《海闊天空》、《光輝歲月》、《不再猶豫》等歌曲成為該運動主題曲;歌曲在海外華人聚居地如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仍然廣泛流傳,成為華語版的《Imagine》,直抒熱衷自由的搖滾精神。
《傘開以後》:MV+微電影+政治社會意涵
香港電台電視部於2015年9月,即雨傘運動一周年,製作了五分鐘音樂微電影《傘開以後》,反映香港人於雨傘運動後一方面念念不忘,但亦感到無奈和嘆息。其中因黃家駒的作品歌曲在雨傘運動影響人心,故以其為主軸,邀請音樂人韋啟良將黃家駒1993年作曲的作品雨傘後重新編曲,由微電影女主角戴萃瑤重新演譯,藉著歌名雨傘後,及原來的歌詞「雨傘後 人無語退後 不再問 不再望不再夢 天色也哀愁」及「埋藏雨傘後 人群擦過後 安慰自己 你或者也在想也在哭也難受 也內疚」,在藝術創作中帶出了政治社會意涵。
民主法治國家、自由制度社會的2大基石是:定期契約(洛克)、與三權分立(孟德斯鳩),「普通選舉」包括在前者之內,香港的「雨傘運動」的訴求與爭取有理。
不過,進入民主國家之後,同時必須維護法治。各種「占領」雖然仍可以是「言論自由」的口號,但不應伴隨傷害他人人身與財產的犯罪行為。以最早喊出「占領華爾街」的美國社運為例,抗議者事實上並沒有侵入任何官署與私人建築,只是「占領(集會)」了華爾街上一個小公園而已。
只有民主、沒有法治的結果,是法國大革命恐怖時代的慘劇經驗;許多領導者高喊民主、人民的高貴口號,實際行為卻是獨裁、排除異己,羅織罪名、殺人如麻,最後也難逃被同床異夢的政敵,送上斷頭臺。
朱主愛 Joyce Chu /四葉草
大中華區拼圖的閃亮一角 A Twinkling Corner of the Great Chinese Map
我是馬來西亞的作母 MALAYSIA CHABOR
大馬少女朱主愛(Joyce Chu),外號四葉草,於 2014 第一張單曲《MALAYSIA CHABOR》(馬來西亞的作母),用國語、韓語、馬來語、閩南語等4種語言詠唱,推出後立刻獲得好評。
馬來西亞的華文華語文創長期興盛,有歷史性的成就,是大中華區文化拼圖的閃亮一角。
這首歌採用許久不聞的民謠風編曲與演唱,自彈自唱,帶點童稚的嗓音,格外襯托了她的可愛,頗見特色。在韓國、泰國、臺灣,一面倒向美國電音「國際化」的潮流中,本片倒是一種文化的平衡,反映的是中華文化枝葉散佈的「國際化」。
不過,本曲突出強調與「韓流」的對抗,我不確定是否為一種幽默,或真的文化宣戰。
朱主愛高唱「別再說 anyong anyong haseyo(韓語您好)」、「我是馬來西亞的作母」為自己正名。同時,對於韓國的「人工美女」特徵,也在歌詞裡作了反諷:「我的臉我的鼻子下巴眼睛我的酒窩,全都是假的假的包括耳朵……」相當幽默。
洗腦神曲【好想你】四葉草
朱主愛後來以藝名四葉草作為主打識別標誌。2015年初受邀登上北京春晚舞台,為首位受邀參與的大馬藝人。同年底於台灣出道,發行首張同名EP《四葉草 Joyce Chu》。其中主打曲《好想你》續,成為爆紅洗腦歌。
2020年參加騰訊視頻的偶像女團選秀節目《創造營2020》,是繼尤長靖後,第二位闖進本節目總決賽的馬來西亞人,最後獲得第9名。
臺灣南洋‧閩南枝葉‧中原遺緒
政治要角康寧祥從前有一次出訪新加坡,回國後興奮的對人說:沒有想到,新加坡也講臺灣話!其實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曾是閩南先民的拓展之地。
臺語的「女性」一般寫作「查某」,其中的「某」,應該是個不達意的俗寫。其本字應該是「母」,因為閩南在古代來自中原,而中原音演化後,會發生「b, m」實為同源的現象,如「補、輔」的形聲字「甫」,實為相同。
就字源言,「母」就是「女」,仔細看,「母」是「女」字加上了象徵母乳的 2 點,而「女」的象形字,是一個跪坐的人,雙手放膝上,表示溫柔的女性。所以,CHABOR的 BOR,就是女性、就是「母」字。
至於「查」應該是「作」音的演化。
閩南語的「男性、女性」分別為:當甫(父)人、作母人,但流傳到臺灣後,慢慢形成變化。
臺語的男性,一般寫作「查甫」,但臺語的「查」也可以唸作「它」(即「噹」的音轉),可推論原來應與閩南相同,是「當甫」。而「甫」在古中原,就是男性、父夫的意思。
以上是我從前對文字學、聲韻學的學習經驗,已經幾十年不碰,也沒有可能再重拾研究,就當作一種隨興的假說吧!
文化超越民族
中華文化不僅在歷史上有多元的民族融入,當前也持續進行中。
文化磁吸:美國樂團‧香港札根
Metro Vocal Group:海闊天空
藝術創作追求可大可久,難免會有文化磁吸現象:如當前的「國際化」,其實就是「美國化」,更精確的就是美國為中心的多元化。
歷史上曾經繁榮過的時代、地區,也是如此;大中華區,也出現了跡象。
來自美國1998年成立的無伴奏人聲樂團(A Cappella)Metro Vocal Group,就是1例,2007後轉在香港札根。他們擅長演繹流行音樂、DooWop 式搖滾、經典搖滾、Barbershop 式音樂、R&B、百老匯音樂及爵士樂等,為不同樂章重新譜寫編曲,為不同的歌曲注入全新的生命力。
Metro 在2009 年於香港推出首張專輯《Music for a Metropolis》,翻唱〈Stand By Me〉及容祖兒〈我的驕傲〉等歌曲,得到極大迴響。隨後重新翻唱香港搖滾傳奇 Beyond 的經典作品〈海闊天空〉,一舉獲得大中華地區的人氣與認同。
他們表演的形式:A Cappella,請參考專文
A Cappella 人聲伴奏合唱。
2011、2014年在香港、澳門 "Get Everybody Moving"
鄧紫棋演唱會中多次擔任表演嘉賓,並推出全中文專輯《無國界》,此專輯別樹一格的曲目編排,在華文地區大獲好評。在專輯中有許多華語歌曲皆源自於台灣,Metro希望能到台灣為台灣聽眾安排精采又特別的曲目,帶給樂迷們全新的享樂體驗。
Christine Welch《一百萬種可能》/2019
美國藝人,經過臺灣,在大陸發展、唱中文歌成名。
Christine Welch 自己取中文名「克麗絲叮」,「叮」是她喜歡的漫畫《哆啦A夢》,在台灣曾譯為小叮噹。
她在大學畢業後,到高雄市教小學生英文,同時繼續學習華語;2010年,她開始在Youtube上傳自己翻唱的華語歌曲,引來媒體注目。2013年,她被唱片公司相中,而成為歌手。
2018年8月左右,她於2013年在台灣創作的歌曲《一百萬個可能》在抖音短視頻的影響下,在中國大陸再次爆紅,並在2018年年末,於《北京衛視環球跨年冰雪盛典》上演唱了《一百萬個可能》這首歌曲。
MV 免費音樂
老師可提供有興趣製作MV的同學,免費音樂。
在「統雄曲目」,如願拿伴唱帶,自行演唱者也歡迎。
MV of The Third World 第三世界多元文化
Flash Mob Musical 快閃音樂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