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i-innovation
Basic Key of Sciences History
科學史的發展,是以「反創新」為基調的。
科學史上第一位創新者希巴賽斯的下場,就是被殺。他挑戰老師畢達哥拉斯,提出了「無理數」的存在,結果被老師判決將他淹死。像畢達哥拉斯這樣有成就的學者,都不能容忍與己不同的創新!
伽利略的沉冤、牛頓的起伏、愛因斯坦的幸運,不再贅述。
幾與愛因斯坦齊名, 近代物理學的開拓者普朗克,在提出量子論後,也是花了40年才被認同。
物理學家玻色(Satyendra Nath Bose),他在1923年開創了量子統計學,奠定了現代光量子與高能粒子的基礎知識,是高能物理最重要的歷史里程碑之一。
他投稿到多份著名學術期刊後,審查者不相信他不同的新實驗數據,都被退稿了。後來,他把文章寄給已成名的愛因斯坦看,後者寫了一篇支持他的文章,連同玻色的原文才終被刊出。
根據玻色的創見,所發展的研究領域,後來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多次。
但是,玻色本人從未獲得過諾貝爾獎。原因也是「形象」:他是印度人,而被漠視-或歧視了。
玻色和伽利略、愛因斯坦一樣,多才多藝,能說多國語言,還具音樂修養,是多元發展的典範人物,才能有突破框架的觀照。幸而隨著印度國力進步,後世將高能粒子中最神秘的、質量來源的粒子以他命名為玻色子,也算還他一點公道吧!
2013年諾貝爾物理獎的得獎主題:「希格斯場(Higgs Field)」,作者 Peter Higgs,在 1964年向著名期刊 Physics Letters 第一次提出這項理論時,也是被退稿,再等了50年,才以高齡84才被認同。而他的共同研究者 Robert Brout 已於2011年去世。相關歷史事件詳見:../RwdTxFB/Essay/Blog/Loneliness%20of%20Innovation.htm
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尼˙謝西曼發現了五重對稱的晶體結構。但他在30年前提出這項發現時,與當時的結晶學完全違背,導致他任職的研究機構,認為他程度不足而把他開除。他投稿到著名的期刊,還被當天退稿。
歷史上每個時代都在鼓吹創新,但評鑑創新的主流機構,事實上都在漠視、壓抑、甚至迫害真正的創新。
什麼是真正的革命性創新?就是與當時的主流思想不同。
各種評鑑機制,效果是「打兩頭、頂中間」。我們觀察常態分配的圖形,其中最「頂尖」的部分,其實就是最平庸的部分。
凡是由紅衣大主教體系所肯定的學術成就,絕大多數一定是抄寫羊皮聖經-也就是現在臺灣學術現在獨尊的「CI論文」數。而人類史上真正的創新者,除了極少的例外,等待著的是:水淹、火燒、漠視、寂寞。
我以上介紹的例子,還都是比較容易證實、被肯定的第1類知識、物理研究創新案例。對當前還不成體系的第3類知識、人類行為研究,創新的難度與障礙,更不可以道理計了!
經歷了這麼多歷史的教訓,創新評鑑的機制會改變嗎?不會。因為這是人性,正如近代物理學開拓者波多斯基所說:追求學術,常常會變成「追求看起來像學術的利益」。紅衣大主教所主宰的評鑑,高比例資源就是會流向平庸,而不會補助到具備革命色彩的創新。
不過,歷史還是有多多少少的公平性。革命性創新者不會被大多數人看到,但也不會完全不被看到,似乎也有機會獲得體制外的支助,伽利略遇到收留他的梅德奇大公爵,牛頓、皮爾生剛好都有富有的朋友,替他們出版著作。不然,就是要拼長壽,熬過30年、60年、200年,當「創新變成常識」之後,終於會有平反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