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史上首度選舉民調與選舉預測
兼述調查法與非科學方法的比較
|
原刊:《電話調查:理論與方法》1984
選情預測是最吸引人們興趣的民意調查。選情預測可以刺激選民關心選舉活動、參與表達政治意見,協助民主政治進步,也可以協助候選人了解自己在選民心中的份量,預謀攻守、進退的策略。
選情預測在歐美發達的情況,此處無庸贅言。而我國的發展史上,民國七十二年的增額立法委員選舉,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象徵臺灣民主化工程的開始,因為:
首度開放大規模的中央民意代表改選。
首度有強力具反對政黨性質的組織(黨外中央後援會)加入競爭。
吳統雄在1983年首先創辦民意調查,當時為戒嚴時代,凡沾【民意】2字,有聚眾、搞組織...的敏感聯想,故被認為會被請進警總。
結果民調預測的成果與眾不同,是各種分析預測中唯一準確的,彰顯了民意調查有益的一面,獲得當時負責言論、具備「開明與專制兩面性」的新聞局長肯定,反而頒給我一座金鼎獎。 這個觀念預期上的大扭轉,成為當時政治文化「由訓政向憲政初步前進」的無聲展示,造成2個重大發展:第一、各部會開始主動尋求民意,大量發出有關選舉、與公共政策的委託或補助調查研究。第二、因應市場需求,幾年內從零而出現許多民調機構。本文作者觀察到時代的變遷,也思考以新方法反映民意走向,便向聯合報建議以「電腦統計、民意調查」探索輿情、預測選舉。經過多年爭取,終於獲得支持,在1983年創辦了臺灣史上首度大規模的全國性民意調查與選情預測。
這也是臺灣史上首度有大眾影響力的媒體,探索全民對戒嚴、臺獨(當時名稱為「自決」)、中央民意機構全面改選…等敏感問題的意見。
當年臺北市選區共有8個應選名額(含1婦女保障名額),當時國民黨與「黨外」長期得票率約為:2/3比1/3。預期國民黨席位是5.3席,而黨外是2.7席。
如果按比例平均分配,依據整數法則,國民黨所獲席位是5席,但當時國民黨有獨占資源的優勢,只要善於集中分配票源,提名6席是最佳且可保障全體獲勝的策略。
然而,當時又剛好是蔣經國推動開放政策,「吹臺青」時代的開始,國民黨臺北市操盤者、本身為「廣義吹臺青」的關中,打算在傳統提名政策之餘,也增加「形象牌」。而在參選者眾之下,大膽提名7人,其中國民黨傳統邏輯者4人:蔡辰洲(政商)、高忠信(宮廟)、洪文棟(醫師、楊麗花之夫)、李志鵬(黃復興/榮民黨部代表、後任大法官),與新增形象新人:簡又新、林鈺祥,另外、婦女保障名額則提了雖屬政治新人、卻有吸票能力的紀政 。這個名單並不被政壇看好,認為分散票源,反而給對手可乘之機。
注:「吹臺青」是當時一位著名動感歌星的諧音,反映蔣經國用人強調 3 大特徵:高學歷(能言善道)、臺灣省籍、青年。也使不具備此 3 大特徵的老黨政人士有落漠之感,所以無法排除「吹」字有某種酸意。
而對手具有實力的競爭者非常多,包括:黨外傳統雙雄其一的康寧祥、黃天福(黨外雙雄其一的黃信介之弟,黃信介本人因美麗島案無法參選)、江鵬堅(黨外形象牌,時為美麗島辯護律師團團長,後為民進黨創黨主席)、楊祖珺(時為「黨外三劍客」之一林正杰之妻,也是【第一代民歌手】之一)、與國民黨重點培養、卻脫離國民黨的雷渝齊(4 代「脫國」代表人士:許信良、雷渝齊、趙少康、宋楚瑜,下場各不同)等。
當競選活動進入尾聲時,各個政治團體與各位政治觀察家們,對於選舉的結果有三項共同的預測:
(1) 蔡辰洲獨占鰲頭,其他傳統牌穩定。
(2) 康寧祥坐二望一、是黨外最有競爭力者。黃天福居中,保2席。
(3) 雙方形象牌簡又新、林鈺祥、江鵬堅吊車尾,林鈺祥、簡又新至少1人落選。
本文作者在投票日前夕,創辦的調查預測(吳統雄1-983u),也獲致三項看法:
(1) 簡又新、林鈺祥(與洪文棟)無分軒輊,將為第一級候選人。
(2) 蔡辰洲非前3名,僅能居於入選民單中間。
(3) 康寧祥位於獲選臨界點附近,與多名候選人苦戰,有落後的可能。
這項報告提出後,由於和政治觀察家的看法出入太大,投票日前夕,乃至投票日當天,看到這項報告的人,大多對報告抱持懷疑的態度。
最後選舉結果揭曉,入選者得票排名順序是:簡又新、林鈺祥、洪文棟、蔡辰洲、李志鵬、高忠信、紀政、江鵬堅。康寧祥、黃天福落選。
第二天,中國時報的頭題是臺北市「大爆冷門」,稱為跑出不可思議的「Seven Up」黑馬選舉結果。
同一天,聯合報的標題則是「本報預測台北市得票架構,與實際情形幾乎完全相同」。
在我推動調查法作為選情預測之前,並非沒有其他的方法。譬如:
國民黨的組織動員、沙盤布局法。
蔡辰洲的金融動員法。
當時黨外的檳榔攤樁腳法。
媒體的野臺估人頭法。
政論家的政治觀察法。
這些傳統方法並非完全沒有預測力,甚至有些久任其事的人還推導出「動員參數」,但它們在程序上都不是科學方法,也不容易長期的推論。
從這個例子看起來,在劇烈變動的時刻,科學調查方法的預測力,確實比傳統方法更來得穩定、周全、精確一些。
不過,選情預測在我國仍有兩項阻礙,第一是政治制度的阻礙,歐美常採小選區制,每一選舉區通常只有兩位候選人競選,等於在二元資料的條件下抽樣研究,樣本可以較少,預測力反而較準。但我國是大選區制,許多候選人同時競選許多名額,不僅樣本需要龐大,研究設計與統計推算也格外繁索困難,預測力也比較容易低落。
第二是心理和法律上的阻礙。當時,我國國情保守,許多人認為選情調查新奇刺激,如果在大眾媒介上刊布出來會誘導選情,因此不贊成在投票揭曉以前透露調查結果。這種心理障礙,只有等待民眾慢慢認識選情調查,習慣於接受調查之後,阻礙的結才能逐漸解開。
但等到民智開放,民意調查流行,政黨將民調列入提名依據後,選情調查又變成商品、政爭工具、甚至公害後,法律又對選情調查作了很多限制。
當前的選情預測,和我當年第一次推動時,其實還有許多相同的本質問題,請參考我當時寫的「是事實,沒有「左右」!」
是事實,沒有「左右」!
我賭贏了三位主任
短評蔣經國
根據本文作者這項經驗與更長的歷史觀察,蔣經國應對臺灣的建設與發展,有正面、有效、與長期的貢獻。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