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喚導讀
新詩品析:大兵文學
一、生平
參見葉泥「楊喚的生平」。
楊喚是
早夭的天才。
二、時代背景
楊喚是「大兵文學」的代表者。
「大兵文學」並非指文學的內容談大兵、著重軍隊中之事。而是指「大兵身份」,尤其是1949年隨軍隊來臺的大兵,其中有許多是文藝青年,因為戰亂而從軍。
日本侵略、共產主義崛起與國共權力的鬥爭。
持續的動亂,造成民生凋敝、社會不安。
個人沒有公平發展的機會,小我失去成就的價值。
「大兵文學」也成為一種奇特的時代產物。
三、作品綜合討論
他以詩最為著名,童話、散文(書簡)亦有非常可觀之處。
他的詩「工而天成」,意境深遠,百讀不厭。
詩是文學最簡的形式,應如鑽石般精緻、堅實、耀眼,要重視結構、聲韻,誦讀能動容,聽聞能悅耳,還創造出鮮活視覺形象。
現代詩可以不「律」,但不能不「工」。
「工」不宜刻意匠氣,又要能混然天成,自然瀟灑。
李白說:「大塊假我文章,妙手偶得之」庶乎近矣!
在名為「現代詩」,實為晦澀詩、刻意詩(純粹追求表現,打破詩的「樣子與感覺」,如連續數行字,緊密連接不加標點;或將散文每逢標點就分段,便稱為長篇詩等。)流行的時代,楊喚似乎被「主流」有意壓抑了,還被譏為老舊,只有我始終為他護衛。
然而,真正的文學還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能夠引起心靈共鳴的作品,即使欠缺一時淺薄的行銷,還是能夠復起與長存。
四、大兵文學的凋零
1978年後,我因先後擔任民生報的文化版主編,與聯合報的萬象版主編,認識了一群1949年來臺的大兵詩人、大兵小說家、大兵藝術家、大兵表演家…而且都已經在文學史上佔了一席之地。
但我看到他們的時候,他們身上卻幾乎已經找不到文學的痕跡,而只剩在麻將桌邊待老的皺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