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系 吳統雄
我這次獲管理學院推選為「學院教學特優教師」,夾雜著感激、榮幸與慚愧的心情。
第一個要感謝的是資管系主任鴻圖兄,因為自我省視,實在沒有什麼「特優」之處,但在鴻圖兄一再鼓勵之下,才將多年來的一些教學實驗提出求教。所以我的申請文件,能報告的績效少,檢討的內容居多。
三十年前我還是大學生的時候,讀到一位學長的文章,談到立志作大機器的人多,作小螺絲的人少,當時十分感動,便發願身體力行當個小螺絲,但對即使稱職的小螺絲而言,也不容易看出什麼重大績效。
擔任教職以後,經常看到許多老師投入高度的教學熱情,偏偏師生關係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關係,一方面「嚴師才能出高徒」,另一方面當前社會又強調學生是客戶,顯然「嚴師」又不容易討好。造成許多老師的回報和付出是不成比例的,但他們仍然不改其志,實在令我敬佩!
所以我想,我被管院列入候選人之一,並非僅對我個人的厚愛,而是借我肯定了大部分沉默而認真的老師,更鼓勵的是「不斷激勵英才的理想、在教學上始終尋求發展可能性的熱情。」
我因此更感激管院能接受並推薦這樣一位「自我批判」的老師,管院展現的視野,才是當前社會少見的。我不自量力的參與,盼能產生拋磚引玉的作用,相信未來任何老師只要肯站出來,一定不會被管院忽略。
獻曝與求教
自從1992年在本校服務以來,我在「教材、教法、與教具」方面曾有如下幾項實驗:
1. 推動「全人教育」的理想
2. 開發「網路輔助教學」
3. 實施「英語輔助教學」
4. 實驗「管理人格教育」
經過十餘年的實驗觀察,我看到了幾個現象:
1. 世新同學許多來自社經階層較弱勢的家庭,但某些教學法確能協助學生破除學習障礙,啟發學生隱藏的潛能。
2. 某些教學法能夠重振學生自信,能在校際競爭中脫穎而出;或是能夠打下札實的基礎,順利的繼續進修。
3. 實踐知識即生活,可以協助學生融入社會、獲得就業後的肯定。
4. 在嚴格的教學要求中,依然能夠以啟髮式誘導學生發現學習的趣味。
但是,誠實的來說,這些實驗能夠完全再造學生的比例,還是相當有限。同時,既然是創新實驗,就和傳統作法不同,對有些學生就會產生負擔與壓力感。因此實驗中遭受很多困難,必須妥協調整才能持續;但妥協之後,又和原始的理想有些差距。
產生這些困難的原因可能有三:
第一、是我個人能力不足,無法全盤克服。
其次、我有些實驗投入,如英語教學、網路教學,其實都是遠早於學校補助這方面的活動之前展開,因此有資源不足的問題。
第三、則可能是教育制度與社會文化的因素。
我將這些經驗與檢討報告如下,如果能獲得各位先進、同仁的指正,才是我參與這個活動最大的收穫。
對「全人教育」的追求
我在教學方面的各種嘗試,就是對孔子杏壇、希臘學園「全人教育」理想的復興與追求。近代分科教育興起,形成「兩種文化」的思潮,將年輕人制約成理工、或人文的兩型,喪失了平衡發展的自信。
我常常願意提醒同學:學業「專長」是為了分類「職業」,而不是分類「人性」;多元發展雖不能保證大富大貴,卻能回復以人為本的樂趣,落實學習的深度與廣度。
這樣的想法,如何落實在教學上?不僅著重在「授業」上的求變,更期望能探觸「傳道、解惑」的目標。
以我所授「電子-網路編輯學」為例,國內外相關的課程,可能只著重在軟體使用上。但我則規畫為「設計、技術、管理」三部分,美學與工程必須兼顧,還必須以「遠端群體作業模式」與他校學生經由網路共同完成一項實作,還又必須學習英文講義與以英語上課,同時,課程還有一個單元,是我國歷史上的治學智慧,對當前「資料庫設計」的啟示。也就是希望課程不是一個狹窄的技能,而是一種與生活結合、全面的學習。
每學期,都有一些學生向我表示有受到啟髮式的收穫,令人欣慰。但我也觀察到,有相當多的學生無法領會「設計與管理」的部分,或感到學習的內涵太重了;或會抱怨學校又沒有規定,為什麼要用英語上課?
再以「管理研究方法」為例,一門以「知識」為核心訴求的課程,往往容易被誤認為:就是背書、考試、非常枯燥、極端痛苦、永遠用不到。其實,研究方法可以協助同學準備研究所深造,但不僅於功利目的;研究方法可以教導同學從事行銷企畫行業,但也不僅於技術訓練;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導同學「去想」,培養判斷與追求正確知識的能力。
知識就是生活實踐的經驗。所以,本課程採用「接龍」「小鬼當家」「非常男女恐怖箱」「我就是科學大師」「我就是領袖」等啟髮式教學活動,激發同學在生活中學習,在互動中開發同學的潛能。
我也以網路「團體動力式」合作學習方式,取代部分傳統考試,讓同學在共同參與中體認,如何以理性證據產生科學知識的過程,避免人類往往訴諸直覺的本性。
我經常用很多蘋果丟同學的頭,期望同學會因此變成牛頓;但是,也不免會有同學覺得是,我是「起誚」了。
開發「網路輔助教學」
我自1997年起開發「網路輔助教學」的平臺,至1999年我所有任教的課程,均提供網路互動教學活動的功能。2001年數位影音中心推出遠距教學業務後,我便申請加入迄今。
我的教學模式有四個特點:1.提供跨校園師資;2.提供不同校園學生互動學習活動;3.提供具有科技整合性學習內涵與要求實作成果;4.期望能改善社經地位與升學現象的討論中,有關「社會階層剝削受教權益」的批判。
學生的學習成就一半是自己努力的責任,另一半則是社會的責任-也就是有沒有受到啟發的機會。我自己的親身經歷與觀察,發現出身鄉下地區、或是貧困家庭的學生,並非沒有才華與潛力,但在沒有競爭力的環境中不知道如何學習,缺乏受到啟發的機會,久而久之容易失去自信心而甚至自暴自棄。
不少研究指出,便宜而優秀的教學資源,常由有錢的子弟使用,所以更有機會接受額外的培養,形成更大的社會經濟地位不公。陳總統曾經提出「不可能讓每個人唸臺大」,「唸臺大」的空間資源是有實際限制的,但「唸臺大」的「啟發環境」卻是可以資訊科技創造,彌補社會資源不足的。
所以,我將在世新與臺大任教之相同課程結合,形成「虛擬整合校園」,共同發行「校園聯合網路社群」作品,兩校學生在互動與合作中,打破了鳥籠文化,世新的同學學得了自信,臺大的同學學會了欣賞與謙虛。如果「唸臺大」代表的是一種認真追求卓越學習的精神,如果我們能夠把這種精神散佈到每個校園、感染每位學生,就是破除了社經階層的學習障礙。
這項實作的領導團隊,一向由兩校學生共同選出,過去都是由臺大獲選,但上學期,首度由世新獲選,證明持續的努力,究竟還是會獲得進步與肯定。
這幾年國內高等教育界已在積極推行網路教學,常見的實施方式就是把教材放至網路上,其次為提供視聽與多媒體輔助學習功能,且絕大部分課程都是針對校內的同學實施,造成許多學生認為網路教學就是「不用到校上課」的誤解。
但我所有的教室教學活動照常舉行,網路教學希望以趣味、有效率的方式啟發同學主動投入更多的學習時數,延長課後的教學活動,而不是減少學習時數。
我曾經想過,未來如有機會,可以與我曾在海外任教的大學結合(密西根州立SVSU大學曾經參與一學期,歷年來,也多有外籍學生選修),實現國際化的網路輔助教學,可突破空間、時間,可整合校園、國界,引導不同身份、文化者教學互動成長。
實施「英語輔助教學」
我於1992年在本校籌備資訊管理系,在計畫書中便指出,資管領域(實際上是所有學習領域)未來的趨勢已將不可避免的走向國際化。語文能力是學生創造未來必備的基本工具,故應同時重視一種外語(通常是英語)與專業的整合訓練。
語文是一種「程度」而非一種「技術」,無法在三個月、六個月內見效,但持之以恆投入超過兩年,一定可以達到適當水平。因此希望系內能有一系列英語授課課程,而由我率先從大一的基礎課程「資訊管理」開始,並在四年期間追蹤輔導。認同並投入這個計畫的同學,曾經在畢業時,投考第一流大學研究所,因能以英語問答而以第一名錄取的例子。
學習外語的最大障礙不是詞彙,而是會隨時代潮流改變的讀音,以及語言背後的文化意涵。故我的英語輔導,特重「語音」與「文化」,並強調與真實生活的結合。
我並在我的教學網站上,開闢「從笑話學美語」專區,希望在笑語與輕鬆的氣氛中,提供學生對現代美語中的發音知識與文化內涵。
但世新同學大多數來自競爭意識不強的中學,也有不少同學反應對這項計畫覺得壓力太大,故於1999年後將英語授課的構想移至碩士班,在大學部調整為部分採用英語授課的輔助教學方式。
2003年,學校推動英語授課計畫,除了研究所外,我另外申請了一門大學通識課程以全英語授課,希望擴大以全校為人才來源,吸引有動機與興趣的同學選修。
本校選修全英語授課的學生並不踴躍,尤其我的課還要求人人開口與實作,成果一定要上網展示,負擔確實較重。選修學生較少,相對開課成本較高,有可能會停開。(但我開在臺大相同的課,選課年年均達上限。)
我覺得,願意接受挑戰與成長的學生,不論他們的數量為何,似乎都應值得有被輔導的機會。
實驗「管理人格教育」
我於到校教學之前,曾在企業界服務十六年,發現不論在管理實務上,或是在國內外研究文獻上,往往指出「管理人格與管理倫理」的重要性甚至超越「管理技術」。
因此,我於1993年特設計了「火種團集訓」的義務教學活動--學生沒有學分,老師也沒有鐘點費--研究我是否能夠以「實習任務」的方法培養管理的人格特質。同時,觀察參與學生在集訓之後,是否能將這種人格特質傳達給他人,從而帶動全體學生的風氣。
集訓實習任務為「企業訪問」計畫,並事先針對目標對象的本業、組織、經營策略,以及企業文化進行探討。在實施企業訪問之前,先經過行為訓練,包括與企業連繫的禮節、到企業簡報的儀態、訪問時詢答的信心,以及整體表現的氣勢。特別進行體能與精神並重的團隊合作,包括:編隊、體操、跑步、唱歌、答數的相互訓練。
本項教學活動的效果,可以從兩方面評估:
1、在參與集訓的志願學生方面,效果可評85分。
由於全體人格面、精神力的展現,提升了團體的形象與氣勢。以致一位排名十大企業的總經理,將一位擔任簡報的升大二學生,誤認為講師的等級。經過「火種實驗」的訓練,展現了變化氣質、管理人格教育相當的效果。
2、在由「火種團」帶動全體學生方面,效果未發揮。
在火種團員大力宣導下,繼續參加者卻十分有限。或由於當時本校改制未久,相關各種人力與資源難免不足,我和參與的學生都是志願性質,亦可能形成一些困難,終至無法長期維繫。
火種團的團員本身點燃了、放出了光亮,但是卻沒有引燃週邊。
我目前將這個教學理念改為網站輔導的機制,指導學生開發了針對本系學生就業追蹤的網站,將學生投入實務觀察所得,累積成為未來有志與資管實務者,生涯的指引。提供的服務資訊包括:
1、體會資訊管理人才的條件
2、親身觀察業界資訊管理系統的真正發展
3、感受資訊管理與經營績效的關係
4、促進企業資管人才的需求與供給
盼能為我解惑
我雖身為教師,但時時亦在教學中學習,檢討我所設計的教學活動中,常存以下的問題,盼先進與同儕能為我解惑:
1、大學教育的目標是傳道?還是授業?除了傳授技術,額外的理念分享是應然?還是多餘?
2、學生是教育的「產品」還是「市場」?如果是產品,那麼就要盡心雕琢,不論原料為何,都要堅持一定的製程與測試;但如果學生是市場,那麼就要全力迎合學生的需求,避免給學生學習壓力。何者為先?
3、教師的角色、職責、與師生倫理的變遷為何?當前對大學教師的一般要求是專業上的教學、研究、服務,而不含對學生人格與倫理面的責任,是否表示「人師、嚴師」的角色將消褪,學生必須為自己負責,自行規畫接受訓練的內容與程度,自求多福,畢業後才面對社會與企業的真正考驗,而教師只是學生「經過」大學的導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