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教改」的主張是:快樂、多元發展、把所有孩子帶上來。1973 年4位建中學生在聯考前夕最後一刻,希望掙脫聯考排行榜的牢籠,追尋自己快樂的未來!使我成為聯考史上,跨組應考的第一人。身為「『教改』資深實踐者」的我,卻發現當前的教改,除了增加把貴族孩子帶上名校來外,好像還有不少孩子並不快樂,除了多元補習外,其實並不敢多元發展。這是為什麼?以及應如何解決呢?
●快樂‧抉擇‧排行榜 (1/3)
●人文與其他領域的整合 (2/3)
●知識光譜與社會排行榜
三十年前,沒有教改,我自己找到了教改的出路;我的這兩位學生都是教改後的產物,卻好像沒有受到教改的解放,為什麼呢?
教改下的學生‧有人並沒有獲得解放
可能1990年代教改的方法,忽略了「統計與人生」的關係,統計實在不應該被當成是一種令人厭煩的數學與考試,它可以提供我們許多對人生全面而透澈的看法。
如果把人的發展以「社會排行榜取向-個人多元取向」的對應方向來分,教改是要幫助後者的。
知識光譜 |
知識的類型有如一道光譜,愈左邊的是物理知識、因果型知識。因果型知識因為效果明確,所以難度最低(這可能和一般直覺反應完全相反吧?)但如果具備這種知識,愈容易產生銷售的效益,愈容易在「社會排行榜」上升;而愈右邊的是人文社會與行為知識、機率型知識。也就是這種知識的效果是不一定的,其實難度最高,同時銷售效益也較不明確,不容易在「社會排行榜」上被大幅認同。 物理知識於16世紀在西方開始建立(中國其實更早,可惜沒有持續堅持),至今已經相當成熟,貢獻度非常高;生物知識於20世紀下葉 DNA 知識的快速發展,「因果性質」更強,相信未來的成就更有無限可期。 而人文社會與行為研究的「機率性質」實在太高,至今似乎尚不存在廣為眾人認同的「基礎定律」(如牛頓力學定律、或華生的DNA理論與桑格的定序方法)。相對於左側,右側可以說仍在黑暗之中;但也因為黑暗,我們才更須要希望。 獻身於人文社會與行為研究,可能不容易有「社會排行榜」立即亮麗的回報,必須要有一種以歷史任務自許的認知。 |
「社會排行榜取向」並不是「錯事」,它明確反映了功利的現實。如果一位學生興趣、能力都和排行榜的尖端相同,那是上上大吉。但是,有些能力在排行榜前段的,興趣可能在後段;有些能力在後段的,可能千方百計想擠進前段;有些興趣能力都適合後段的,又因為沒有排行榜的光環而若有所失;這就是很多學生不快樂的原因。
最近看到中研院副院長曾志朗教授自述,他高中時一方面有興趣讀社會組,一方面卻又悶悶不樂。連曾教授這樣獲得社會肯定的人士,都曾不能免俗。要一位十幾歲的年輕人,堅持多元取向,除非他身心曾經接受過非常的淬鍊,實在真不容易。
所以從統計來看,追求「社會排行榜取向-個人多元取向」的人不會是一半一半的,而是「常態分配」的。在全體學生的一個「標準差」之內-請不要理會這個專有名詞-它的意義就是說,有接近百分之七十的人,根本會放棄快樂-或無法體會自發性動機產生的快樂-因素,還是寧願跟隨社會排行榜取向,覺得外在的流行就是快樂;而在一到二個標準差之間-亦即再百分之二十五強的人,會有多元取向的動機,但即使再不快樂、很可能又會回到排行榜取向;剩下只有百分之五的人,會堅持多元取向;而追尋多元取向,最後還能獲得歷史認同的,機率恐怕將小於三個標準差以外,在百分之一以下了吧!
教改推動的方法,其實是要甄別百分之五的特殊學生,協助這些願意堅持多元取向的學生。
但對全體學生實施的結果,是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用傳統的刻板考試方式應對,於是對多元興趣的甄別變身為「考科」,被模糊掉的學科成績,又被媒體、補習班「破解」反算回來,指導學生絕對不能在分數上吃虧、絕對不能違背排行榜。
第一代的教改方法對百分之九十五的人行不通,那麼對剩下的百分之五呢?
我的兩位學生,看起來正是教改要協助的少數對象,為什麼也沒有獲得需要的輔導呢?因為對所有的學生實施多元評鑑,需要龐大的人力,而評審的人也必然是經過「社會排行榜向型」過濾後者佔絕大多數,一位本身可能並不多元的人士,如何要求他去感覺、欣賞、引導多元取向呢?
●多元取才的觀念與方法
大考中心曾經支持我發展了一套可甄試特殊多元取向學生的「決策支援資訊系統」,可惜「選才」也是一種「機率知識」,並沒有被各校採納。 |
大考中心曾經破例以兩年的時間(大考中心委託的研究通常為一年)支持我發展了一套可甄試特殊多元取向學生的「決策支援資訊系統」,並發給所有的大學科系使用。中心研究處處長蕭教授告訴我,支持我這個研究只是基於追求學術知識與科學方案的熱誠,但他斷定各校系一定不會用。因為只要人一多,大家還是會回歸類似考試-即使名稱與形式上叫做甄試-的評鑑方法。果不其然,事後只有極少校系向我作了一些詢問,並沒有落實採用。延用傳統取才觀念,如何甄別特殊學生呢?
為教改開藥方的人士已經很多,讓我身為「教改的資深實踐者」,也提供一個不同的淺見吧!
把所有孩子帶上來,可能還是要回歸我國歷史智慧的「因材施教」,把錄取名額分開。
對百分之九十五的學生名額,實施盡可能「簡單化」的評鑑方法,譬如恢復聯考、或舉行一次基測即可。對已經服從排行榜的學生,就盡可能減輕他的負擔吧。
不多元的委員會‧看不見多元的學生
多元的學生不多‧多元的輔導卻更少
同時讓各校有百分之五的名額完全「自由化」,也不一定要由委員會取才,一個妥協的委員會,有可能反而選不到真正多元取向的學生。請各校遴選少數、甚至個人委員,甄選多元取向學生,並且責成他在學生入學後持續追蹤輔導,而不是入學後就算了。
具有行政效力的追蹤輔導,是非常重要的。假設說,對我那位鍾情於說唱的學生,指導教授如果可以同意他少修一些課,但必須從事一項獨立研究「說唱知識管理系統」,是否會皆大歡喜?
對那位要服用百憂解的學生,他的數學原來相當出色,只是更喜歡讀一些冷門文史材料,如果指導教授可以簽署他用一些外系的學分抵本系的學分,或許他就不藥而癒,甚至另有發明。因為前文也提到,文史中其實有許多需要數學詮釋、發揮、再應用創造的部分。
也許有人會覺得,同意、甚至鼓勵學生作這方面-尤其是沒有什麼明顯市場價格-的事情「很怪」,但這不就是真正的「快樂學習」與「多元發展」嗎?
也許也有人會批評,不應該為了極少數的學生,破壞課程規畫的完整性,但這不真正就是「把所有的孩子帶上來」嗎?
有人會懷疑,完全自由化,會不會發生不公平、政治錄取的情形?就人性而言,不可完全避免,但政治錄取也會傷及校系自己的競爭力。能不能請到「多元取向的老師」甄選出、並持續輔導「多元取向的學生」,在不傷及大公平的比例下,就讓各校為自己百分之五的選擇自負全責吧。
●老友,你在那裡?
一九七三年六月,建中十八班,在紅樓上激盪出「教改」思想的另三位同學,你們在那裡?三十年來快樂嗎?我很想知道。
後記:
一位臺大國企系的同學,也又找我談,他想改走「視覺設計」的人生方向。看來「興趣-學習-就業」是許多人永恆的三角難題。 (2005/1/7)
兩位醫學系的同學連袂來修我的課,我和他們課後討論,他們非常有觀點也有創意,作品「台大約會地點特輯」,表現方法卻是「小說+報導」,既實用又有文學性。其中一位十分想從事平面設計-或是廣義的商業設計,但又背負著身邊親友的期望,與社會排行榜的壓力…只能以我的課作為實現心願的出口。他們的作品,現在已經在 Google 搜尋上,躍居第一頁。 (2008/2/1)
我對「選舉行為、投票預測」的學習,應該也可以補充「人文與其他領域的整合」的說明,請參考「2008 總統預測/2012 總統選舉預測」的成果感想。我提出的「TX 取用模式」,其實也可以印證歷史智慧文心雕龍的「通變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