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7 01:31
原刊: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101700559.html
【吳統雄、游張松、桑慧敏】
NBA即將開打,國科會主委朱敬一說,他近來不離手的一本書為《Money ball》(魔球),內容為球團經理擅用統計學及資源分配,讓小球團成為球壇新星。他期望像球探一樣,發掘出有潛力的學者,培養成為明日之星。
《魔球》其實是中華傳統智慧「伯樂與千里馬」故事的西洋浪漫版而已。
而中華傳統智慧中還有一個「葉公好龍」的故事:葉公喜歡龍,家裡全用龍來裝飾。天上的龍知道此事,特到葉公家來交朋友。葉公見了真龍,卻嚇得落荒而逃,因為他其實並不認識龍的真正長相。
觀察一下《魔球》的真實版:除了剛上演的「三球團不識林書豪」外,NBA網站上可以看到更完整的歷史事實。
NBA的統計資料,分析細膩的程度超過許多政府的資料庫,有掌握雄厚資源的老闆,有當一輩子老 球皮的球探。但統計資料是死的,人的決策是活的,NBA的選秀狀元是怎麼選出來的?人類「以貌取人」的天性,球探都還是因「可見的高度數字」而捨棄「看不 見的潛力質量」,一定先挑大個。
一九九○年後的二十多年,只有二位狀元拿到冠軍:歐尼爾、鄧肯。這二人都是高大中鋒,因此以貌取人並非全錯,但看不準的卻是九倍。
二○○○年後,東區只有唯一最佳中鋒華理士,而且是唯一率隊擊敗列強如林的西區,獲得冠軍者。 他是選秀第幾名呢?他當初名落孫山,根本沒被選上!籃球史上只有一個人拿過:NBA、奧運、美洲盃、三料冠軍,而且更不可思議的,以一己之力,把由NBA 全明星所組成的美國國家「夢幻籃球隊」在奧運打趴。
這人是誰?籃球之神喬丹嗎?錯!是吉諾比利。他參加NBA選秀是吊車尾、倒數第二名。華理士、 吉諾比利都不出自籃球名校,沒有光環;同時,華理士「看起來」太矮了,吉諾比利「看起來」又矮又瘦。他們的潛力、實力,也因此都被低估了。
而在歷屆狀元中,有一個聞名的大笑話:布朗。他是誰選出來的?倒是由籃球之神轉為球隊老闆的喬丹。可見,再好的球星,不一定是好的球探!
那麼歷史上的學術明星呢?
自然科學之父伽利略改變了人類,發現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繞日旋轉,完全違反了當時的認知。他不但沒有被最有學問、最富有的紅衣大主教認為是千里馬,反而獲得的是「燒死或認錯」的選擇,直到二○○年後才被平反。
《魔球》中強調要擅用統計學,但統計之父皮爾生開創了這個思想方法後,卻被當時全世界最頂尖、 與最有資源的皇家學院所排斥。他後來在少數志同道合者資助下,創辦《生物計量學》雜誌,等於是其他學術刊物的「退稿大全」,父死子繼,孤寂奮鬥六十年後,才翻身變成顯學。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謝西曼發現了五重對稱的晶體結構,他在三十年前提出這項發現時,違背當時的結晶學,導致他任職的研究機構,認為他程度不足而把他開除。他投稿到著名的期刊,還被當天退稿。
NBA、喬丹、紅衣大主教、皇家學院、國際著名期刊…許多資源分配者,都想作「伯樂」,結果偏偏都作成「葉公」。
國內學術界近十餘年來獨尊「CI論文數」,把商業索引上綱到學術評鑑的極端,造成大學老師被要 求的是:投稿技巧、追趕流行、相互引用增加衝擊率,是如何增加論文數量,而不是知識的探險。就好像驅使球員不認真「玩球」,反而競相「玩規則」。這種生態,與前朝亡國的八股取士恐有相通之處。
朱主委日前宣示要廢除「獨尊CI」現象,確實看到了影響學術發展的「統計及資源分配」因素,他如何落實目標,擔任伯樂、實現魔球?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