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統雄 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系/
臺灣大學資訊傳播學程
原刊〈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陳總統最近提出「不可能讓每個人唸臺大」,引起了廣泛的迴響,尤其是社經地位與升學現象的討論,聽見許多「社會階層剝削受教權益」的批判。
但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唸臺大-如果我們善用資訊科技的話。我們自去年於世新與臺大開始推動的「虛擬整合校園、虛擬互動教室」,已經局部實踐了這個理想。
這幾年國內高等教育界已在積極推行網路教學,不過,常見的實施方式就是把教材放至網路上,其次為提供視聽與多媒體輔助學習功能,且絕大部分課程都是針對校內的同學實施,造成許多學生認為網路教學就是「不用到校上課」的誤解。
這個現象也反映了科技與人文「兩種文化」依然分流,科技往往局限在狹窄的工具應用層面,卻忽略了科技可嘗試解決人與社會問題的方案。
我們認為有必要再提出「虛擬整合校園」的新觀念和新教學模式,進一步整合網路技術與教學資源,再加上以下四個特點:大幅增加跨校園師資;提供不同校園學生互動學習活動;提供具有科技整合性學習內涵與要求實作成果;打破社會經濟地位的不平等、與社會資源的分配不公。
學生的學習成就一半是自己努力的責任,另一半則是社會責任。而自己的責任部分中,又有一半是「知不知道可以努力、如何努力?」-也就是有沒有受到啟發的機會。
民國五十年代,城鄉的差距更大,筆者就學的鄉下初中,不少老師上課多半在罵校長、講閒話,有一位最「認真」的數學老師,筆者一整學期都沒有看見過他的鼻子,因為他一進教室就背對著我們,在黑板上抄題,下課鐘一響,頭也不回就走了。一班小孩子在後面笑鬧、爭吵、翻窗子。這樣的筆者當然不能、也不會升學,加上家庭清貧,畢業後便來到臺北擔任工廠黑手,迄今在手腕上,仍然留著經赤熱鑄鐵烙過杯口大的疤。
不過,那年筆者偶然經過建中對門,遠望意氣風發、志得意滿的年輕朋友,回顧躲在牆腳,縮在油污工作服中瘦削的自己,第一個反應是自卑與自憐,但接著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暖意自小腹間升起,多年後,筆者才了解那是一種「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的啟發,這個暖意促使筆者棄工就學,而於暑期考上了建中。
建中的學費非常低廉,但讀到高二,先父寫信給筆者,表示無力再負擔生活費,希望筆者輟學返鄉就業。當時根本沒有「打工」這種事情,更沒聽過助學貸款,幸而,筆者找到一個夜間學徒的工作,沒有薪給、但供吃住,才能夠繼續完成學業。
近日不少報導指出,便宜而優秀的教學資源,常由有錢的子弟使用,所以更有機會接受額外的培養。我們建中這班近五十人,包括筆者在內只有五人沒有另外補習、補才藝,其中四人是經濟因素,最後一位家境其實相當富裕,不過,他實在是絕頂聰明,不需要再補了。
也因為筆者有幸在建中接觸到許多能力才藝出眾的同儕,才知道什麼是競爭與努力,才再有機會「唸臺大」,更接受完整的高等教育。
我們自己的親身經歷,與接觸各個校園的學生,對社會階層影響求學的限制感受最深。觀察出身鄉下地區、或是貧困家庭的學生,並非沒有才華與潛力,但在沒有競爭力的環境中不知道如何學習,缺乏受到啟發的機會,久而久之容易失去自信心而甚至自暴自棄。
「唸臺大」的空間資源是有實際限制的,但「唸臺大」的「啟發環境」卻是可以資訊科技創造,彌補社會資源不足的。
所以,我們主張的「虛擬整合校園」模式,強調的是實作、互動、與合作,學生必須針對學習科目製作一項群體專案;不是把教科書放到網站上,不是背誦與考試網路化,更不是放棄師生間的親身接觸。以我們當前的實驗課程為例,在世新和臺大間,提供相同的師資與課程,老師到兩校正常授課,學生有一樣的學習條件,接受相同的作業與評鑑,並在互助與競爭的啟發環境中,學習領導與被領導,共同完成實作與發表。一方面世新學生可以體驗臺大的學習環境,另方面臺大學生更可藉此機會了解其他校園文化,以助於全方位的發展。
美國哈佛大學近年預言未來的企業必然將走上「遠端群體管理作業模式」,從成本、利基、經濟效益言,遠端分散生產必然佔據優勢;但是,管理文化的磨合與調適,將是最大挑戰。臺大和世新的學生正在一起學習中,這是一個額外的附加價值。
我們呼籲臺大-以及其他資源豐富的大學-應該樂於借助資訊科技,將虛擬的求學環境分享、回饋給社經地位居於劣勢的學生。
如果「唸臺大」代表的是一種認真追求卓越學習的精神,如果我們能夠把這種精神散佈到每個校園、感染每位學生,其實,每個人也都可以唸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