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用行為模式 國際研究合作團隊
一、目標
這是由世新大學和美國喬治亞理工合作組織的國際研究團隊,期望對Adoption Modeling Research 發展出創新的
Paradigm,作出歷史性貢獻。
當前主要成果簡介:Adoption Modeling。
二、當前成員
吳統雄, 世新資管/臺大工業所 MISS研究中心
email: swu@isye.gatech.edu,
swu@isye.gatech.edu,
txwu@mail.shu.edu.tw
Dave Goldsman, School of Industria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mail:
sman@isye.gatech.edu
Joel Sokol, School of Industria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mail:
jsokol@isye.gatech.edu
Craig A. Tovey, School of Industria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mail:
ctovey@isye.isye.gatech.edu
三、背景
Adoption
是行為研究最基礎的問題之一,二十年前,在相關領域中更熾熱超過二十年,包括:廣義的資管(ISyE,臺灣國科會的資管學門在獨立前,也隸屬ISyE)、管理科學、經濟、傳播、行銷、政治…等,應用項目有:資訊系統導入、Innovation
Diffusion …等等,曾成為諾貝爾提名的主題,全球研究文獻有數千篇,並是許多教科書中的重要章節。
但由於原來
Modeling 預測力上的瓶頸,新發展便逐漸停滯了。
(一)Adoption是Information Systems(IS, 資訊管理)成為獨立領域的核心起源、研究主軸之一
IS獨立為研究領域之初,主要的始祖都是從資訊系統導入(Adoption of
IS) 著手。而美國IS 主要期刊 MISQ 的論文迄今均圍繞這個主軸,該刊近10年的Paper of the Year,仍全部與
Adoption 有關(相關用字包括 Adoption, Implementation, Innovation,
Cognitive-Affective…)參見:
http://www.misq.org/archivist/home.html
不過,由於基礎研究性質的 Modeling approach 非常困難,近20年的 approach 多偏向技術性關聯變項的觀察與分析。
(二)Adoption 是IS&DS, ISyE, Management Science, Econometrics, Cognitive Psychology, 與Behavioral Sciences 的基礎研究
資訊系統導入的
Adoption,嚴格說來只是 Adoption 基礎研究的 Applications 之一。
美國於1968才由Minnesota大學雙子城校區創設第一個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Program,早期常是在管理學院,或是「決策科學(Decision
Sciences)系」下的一個學程(track),後來漸漸單獨設系,所以老牌的學系名稱常是「資訊系統與決策科學系 IS&DS」。IS
也長期隸屬在 DS 學會下,直到1994才有獨立的IS學會。同時,IS又與 IE, Management Science
相互影響,使IE 轉型為 ISyE。
在 IS&DS 並行時期,還有人作基礎研究,但IS 的 Application
機會與資源愈來愈多,基礎性研究就大為減少了。
「抉擇」可以說是IS&DS, ISyE, Management Science,
Econometrics, Cognitive Psychology, 乃至所有Behavioral Sciences
的研究理論基礎(不論該學科用的
Jargon是什麼)。其地位應相當於物理的運動三定律,確定運動定律,才能發展完整的古典物理學;若能確定「抉擇」,也才可能完整解釋人類的各種行為。
不幸的是,「抉擇」到現在顯然還沒有被研究清楚,所以各種Behavioral Sciences
在「狹義的科學定義」下,其實還不能完全算是Science。
在各相關領域曾各有過數千、數萬篇的基礎探索,但最後只能得到Qualitative 的概念,或是認為「不能解決」而放棄了。
(三)Adoption 有結構性創新、重尋 Paradigm 的必要
遇到這樣的瓶頸,Kuhn 從歷史反省,發現只有 Revolution of Scientific Structure ,亦即只有從結構根本上打破現狀、新創 Paradigm (典範)才有可能解決。
Behavioral Sciences 中可能有問題的結構現狀其實很多,這裡不能一一敘明,僅挑一個最普遍的「理性抉擇」假設來看,即:
1. 人會以找資料解決抉擇問題。
2. 人遇到問題時,會積極找相關資料。
3. 人會依據資料的證據性、分析其優劣而抉擇。
在長年的實證研究後,我們不能否認,人性中有極少的部分是如上述的。但人性中絕大部分的抉擇方法是「Ideological,
Collective, Convenient 的抉擇」:
1. 人通常不會自己解決抉擇問題、而是跟著大眾Me too。
2.
人若受到壓力必須找資料時,常會接受便利Available資料。
3.
人會依據自己的意識型態解釋資料,以滿足自己的意識型態、或符合大眾期待而抉擇。
普遍見於各種教科書的基本假設,與事實機率(指Behavioral
Sciences所應追求的機率知識)相去如此遼闊,如何能發展相對較精確的知識?
我們認為,或許並非過去所有的研究者都沒有感到「理性抉擇」的問題,但一旦寫進教科書,就變成「大眾抉擇」;而「便利抉擇」又遏阻了試圖推翻「理性抉擇」的動機,因為那必須接受嚴苛的條件,包括:建立
Epistemic logic and modality, Measurement, …,付出時間、人力、資源、與長期的堅持。
收集 Behavioral Sciences 資料,最大的障礙是:人類的行為的周期並不如Galileo 當年觀察鐘擺周期般的短暫,可能要以30年以上為1輪。而所須的資源:千萬倍於綁一個墜子、爬上高塔。
更況且,若試圖推翻當時顯學,絕大多數當時的頂尖知識分子,都會因「意識型態抉擇」而視嘗試者為異端,一如當年的知識權威、紅衣大主教們仇視Galileo (當然,從主教的角度,也許並不覺得是「仇視」,只是不認同,甚至是一種自覺「捍衛真理」的反應。Galileo 還因為妥協而倖存,更早提出創新觀念的 Bruno 更因不妥協而被燒殺)。
現代人運氣較好,嘗試創新不會被迫害,但至少非常不容易獲得支援。(這裡有個有趣的注腳:現在有很多鼓勵「創新」的計畫,但考察其結果,多是頒給在既有領域中「深化」的成果,而非推翻現狀結構的革命創新。這同樣是「大眾抉擇」的必然。)
在極少、極不穩定的資源支持下,仍能堅持此一主題、繼續從事研究超過20年者,經由網路以關鍵字搜尋:全球所有的人數也極為稀少,可能均在本團隊中。
(四)組成國際化團隊,才有發展前途
吳統雄老師經由學習、反省,發展出與從前抉擇研究主流,迥然不同的 Models, and Modeling。根據這個模式,吳統雄老師預測出3個主要 inflection points .
同時,借助二十多年的2項長期實證研究:網路使用行為與選舉行為,果然在「事前」正確預測出前2個inflection points,
而第三個還沒有到來。
這個創新的嘗試,獲得喬治亞理工學院 ISyE 的支持,推舉吳統雄老師主持 Adoption
Modeling研究團隊。
團隊網站:http://tx.liberal.ntu.edu.tw//RwdPurpleWoo/Adopt_Team/index.htm
研究簡介:/TxNeoRwd/RwdSilverJay/SJay05-u/InternetUsersGrowthModel.htm
觀察環境,這方面研究很可能無法由單一大學獨自完成,一定必須吸收國際、跨校能量,才有未來發展前途。
基礎研究、典範式創新研究、目標宏遠的研究,歷史經驗均為失敗風險高、一事無成可能性大、所有投入可能毫無收穫。
不過,所有改變歷史的研究,全都是極少數在這樣大困境中,得以存活的研究。